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张鸿波:十六年坚持献血“打卡”

时间:2021-10-15来源:孝感市中心血站作者:孝感市中心血站袁遂

        10月1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23周年,孝感市委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启动孝感市第二届“爱心献血家庭”评选活动。笔者有幸结识了孝感市工业学校任教多年的张鸿波一家。他家曾荣获孝感市首届“爱心献血家庭”称号,也是献血持续时间最长的家庭。


图为张鸿波
       献出一片热血,挽救一个生命,种下一颗种子,塑造一种力量。每次献血,看着鲜血在针管中汩汩流淌,他的笑都会无比透亮。十六年了,张鸿波的心早已被爱填得满满当当。
 
“父亲去世一周年了,我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提及献血的初衷,张鸿波坦言是因为去世的父亲。2005年4月7日上午,他在祭拜完父亲去世一周年后回到学校,当时学校正在组织无偿献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张鸿波卷起袖子走上前,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

       时隔半年,张鸿波再次卷起袖子,献出了400毫升热血。“你怎么能这么频繁献血呢?对身体没有影响?”面对家人的担心,他这样解释:“每次献血前,都会做检查,要是身体不健康,根本献不了血,献血会危害健康的说法是空穴来风。”可妻子还是不放心。

       “其实早在1994年,我就曾有过献血的打算,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献成,但一直埋藏在心底。”对张鸿波来说,11年后这个愿望发芽了。至今,他每年都去献血,希望贡献自己一点点善心和爱心,让有需要的人生命得以延续,他用事实证明献血无损健康,化解了家人的担心。
 
“老师,你好厉害,我也想献血”

       “如果让你一个半小时之内伸直手臂献血,坐在那里几乎不能移动,是什么滋味?”对于喜欢运动的张鸿波来说,一个多小时躺在那里不能动,他觉得浑身上下不舒服。每次献成分血,他都会和同学们互动“诉苦”。

       “全血一会就献完了,但是采集成分血一次要一个小时左右。”张鸿波每个月花一个半小时捐献出2个治疗量的成分血,逢年过节,从未间断。

       “张老师,你能带我们去献血吗?”看到学生们的留言,他感觉心里暖暖的。张鸿波向学生们介绍献血的常识,告诉他们要到18岁才能献血,在学生心中埋下无偿献血的种子。有的学生毕业后,会发消息告诉他,自己已经达到献血年龄,准备去献血;还有的学生将自己的献血经历讲给他听。每每听到这些,张鸿波都很欣慰。
 
 
“父亲,女儿长大了,可以献血了。”

       和睦的家庭能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带来快乐和智慧,也带来前进的力量。

       张鸿波生于教师家庭,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2004年父亲因病去世。他化悲痛为力量,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家人眼里,他是尽心尽力、忠诚奉献的榜样。

       女儿18岁生日前,他问女儿,从小孩变成大人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仪式感?女儿当时没有说话。过了几天,女儿告诉他,想在18岁生日那天无偿献血。献血时,他安慰女儿放松心情,帮助她克服紧张情绪。看到父女俩贴着止血贴回来,妻子没有责备张鸿波带着女儿献血,却买回一些食材,给父女俩做了一顿美食。

       “我告诉孩子,成人礼应该做一件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在张鸿波眼里,无偿献血就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一件有意义的事。

       为了提供健康血液,他不仅戒掉了酒,饮食习惯也从油腻改成清淡,积极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整个人的身体素质随着无偿献血发生了变化。当问及张鸿波这是多少次献血时,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只是,这样的行为,一晃就是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