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 星期五

献血不会变“脆皮”!这些献血真相请查收

时间:2025-10-22来源:长沙血液中心作者:长沙血液中心


       最近,“脆皮大学生”可太火了!从“打个喷嚏腰闪了”到 “笑到呼吸性碱中毒”……各种离奇健康小状况,让不少同学自我怀疑:咱这身体,是偷偷进化成“酥皮点心”了吗?
       也正因为这份自嘲,当献血车开进校园时,很多同学心想:“本来就已经够‘脆’了,再献一袋血,岂不是要直接躺平?”长沙血液中心来帮大家打破“献血=变脆皮”的误区,用科学告诉你:在符合条件、操作规范的前提下,献血是一项安全的爱心行为,并不会影响健康。
       误区一:献血会掉免疫力,更容易生病?
       真相:你的免疫系统,没那么容易“破防”!
      人体内的总血量大约是体重的7%-8%,那么一个50kg体重的成年人,全身的总血量大约是3500毫升-4000毫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3%,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一次献血300ml或者400ml,不到总血量的10%,对健康人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同时,身体自带的“智能调节系统”会迅速启动,暂存在肝、脾等器官中的血液,在献血后会及时补充并恢复循环血容量。此时,机体也会刺激造血器官加快制造新的血液,血液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整个过程稳定可控,并不会动摇免疫系统的“基本盘”。
       误区二:献完血会贫血头晕好几天?
       真相:短暂头晕≠贫血,别自己吓自己!

       “听说有人献血后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这不是贫血了吗?”其实这种短暂的头晕,大多是 “体位性低血压”,和贫血完全是两回事,而且献血前都会测血红蛋白(女生≥115g/L,男生≥120g/L才能献),献完还有贴心糖果小饼干助攻,帮你快速“回血”。只要你献血前保证充足睡眠、不吃太油腻的食物,献血后当天不做剧烈运动,基本不会出现长时间的头晕乏力。反而有很多同学反馈献血后看着自己的献血证很有成就感。
       误区三:大学生还在发育,献血影响身体?
       我国献血法规定,年满18周岁且体重达标(女性≥45kg,男性≥50kg)才能献血,这个年龄的大学生身体已基本发育成熟,符合献血的生理条件。
       献血是一个“双向受益”的过程:对他人而言,你的一袋血可能挽救一个急需输血病人的生命,比如手术中失血的危重患者、产后大出血的妈妈、严重烧伤的伤员;对自己而言,也通过献血前的体检,让你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大学生群体年轻健康,一直是无偿献血的重要力量。“脆皮大学生”的梗,更多是大家对自己偶尔脆弱的自嘲,却不该成为拒绝献血的理由。每一次献血,都承载着一份生命的希望;每一本献血证,都是青春最有意义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