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从爱心臂弯到生命彼岸:一袋血的奇妙冒险记

时间:2025-08-20来源:长沙血液中心作者:长沙血液中心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承载着氧气、营养物质和免疫细胞。当意外受伤、进行手术或遭遇疾病时,输血就成了挽救生命的关键手段。那么,一袋血液是如何从献血者的臂弯流向患者的体内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袋血从诞生到完成使命的奇妙旅程。
       第一站:爱心加油站——招募与采集
       旅程的起点,就在城市街头的爱心献血屋或献血车里。在这里,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化身“生命向导”,耐心解答献血者的疑问,经过健康征询、血型检测、体重检查等层层把关,符合条件的爱心人士坐上采血椅,鲜红的血液顺着无菌管缓缓流入血袋。
       第二站:安全实验室——检验与制备
       离开温暖的人体,各献血点采集的血液会搭乘“冷链特快专列”(冷链运血车、专用运血箱),送进血液中心接受严格的检测。
       传染病筛查:采集的血液会被检测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任何潜在风险都逃不过实验室的“火眼金睛”。
       血型确认:尽管献血时已经检测了血型,但血液中心的检验部门会再次检测ABO血型、Rh血型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此完成初筛与确认工作。
       成分制备:通过检验的血液会被送入成分制备室,经过过滤、离心、病毒灭活、辐照等制备过程,全血可以被制备为悬浮去白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等多种血液制品,针对病情合理选择血液成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
       第三站:生命速递——储存与供血

      检测合格的血液制品,会发往成品库进行储存,不同的血液成分穿上专属“防护服”(不同保存袋),在冰箱或冷库中进入“休眠模式”,等待召唤。
       红细胞类可以在2-6℃保存35天,血浆类可以在-18℃以下保存4年,冷沉淀类可以在-18℃以下保存1年,单采血小板可以在20-24℃震荡环境下保存5天。
       当医院传来用血需求,血液中心立刻响应,冷藏车化身“生命快递员”,在严格温控下将血液送往目的地,全程监控,确保每一袋血都能在保质期内“奔赴战场”。
       第四站:生命重逢——输注与新生 
       一袋袋合格的血液将进入肿瘤、血液病、孕产妇等急危重症患者的体内。至此,一袋血的旅程抵达终点,从献血者的手臂到患者的心脏,完成了一场动人的爱心接力。
       每袋血的旅程,都是一场跨越陌生的生命对话。当你下次路过献血车时,不妨停下脚步,伸出手臂奉献爱心。你献出的不仅是血液,更是让生命延续的希望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