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从宜宾市中心血站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有853人捐献单采血小板1033个治疗量,其中有180人一次性捐献出了2个治疗单位的单采血小板。今年上半年,在确保全市医疗用血安全的同时,宜宾还向泸州、自贡等多家兄弟血站提供单采血小板19个治疗量。
据了解;宜宾单采血小板志愿者群现有300多名志愿者,且这支志愿者队伍仍在不断壮大之中。位于翠屏区小碑巷的爱心献血屋被他们称之为“志愿者之家”,也是他们捐献单采血小板最好的去处。血采科副科长、体检医生郑道介绍说:“捐献单采血小板就是指通过自动化血细胞分离机收集一定量的血小板,而其他的血液成分回输至献血者体内的一种输血方式。血细胞生长周期是以血小板的生命周期来算的,血小板生命周期短,恢复时间快,健康人体内的血小板数量充裕,捐献出的血小板在48 -72小时就可以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很多志愿者在得知献血除了捐献全血以外,还可以捐献血小板后,都十分高兴,因为,这样就可以多献几次血,挽救更多的生命了。共产党员、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王建,用10年的时间捐献单采血小板41次,为许许多多的输血患者带去了生命的希望。他在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奉献爱心时说:“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今天,我看到这么多人加入到捐献单采血小板的人群之中,作为一名医生,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献全血向捐献成分血转变,是宜宾采供血工作和公民无偿献血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据血站业务科科长卿小玲介绍:“人体血液(全血)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又分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其中: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白细胞9-13天;血小板8-9天;两次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每年24次;单采血小板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1个月;全血献血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单采血小板在临床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血小板是肿瘤、癌症、血液病患者临床治疗非常急缺的血液制品。它具有疗效好、安全性强等特点,是白血病、肿瘤化疗关键阶段的重要支撑,捐献单采血小板每次可献1个或2个治疗单位。
为顺应现代输血事业发展的需要,宜宾每年都有上千名志愿者,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郑道最后介绍说:“捐献单采血小板是公民无偿献血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积极倡导广大城乡居民在踊跃加入到无偿献血社会公益行动的同时,有更多的志愿者自愿加入到捐献单采血小板的行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