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可以通过输血传播吗?

时间:2022-06-06来源:上海市血液中心作者:撰稿:王迅 审稿:朱自严


 

 
  2022年5月份以来,当国内还在团结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候,一种新的传染病——猴痘(Monkeypox),悄悄在国外流行。
  根据美国CDC统计的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6月5日下午5时,全世界有29个国家共计报告了911例猴痘确诊病例。发现确诊病例的地区包括欧洲国家、美国、加拿大、以色列、阿联酋、摩洛哥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对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均发出警报,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测。
  不同于引起COVID-19的新冠病毒,猴痘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出现或变异的病毒,而是一种已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感染人类数千年的老病毒。与猴痘病毒同属于正痘病毒属的亲戚:天花病毒和牛痘病毒,早已为世人所熟悉。天花作为一种常见传染病,已经在1980年被人们消灭,而用于消灭天花病毒的,正是牛痘疫苗。研究发现,接种牛痘疫苗可以预防猴痘,因此,如今40岁以上的大朋友们不必过多担心猴痘病毒的传播,而80后的年轻人,如果没有接种牛痘疫苗,则应该缺乏抵抗力。
  感染猴痘病毒以后,大约有7至14天(或5至21天)的潜伏期,随后,感染者会有轻微的流感样症状——头痛、发烧、淋巴结肿大,几天后出现皮疹、水泡,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对大多数人来说,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2至4周可完全康复,但对于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则有致死的可能性。
  痘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感染者(或动物)是传染源,与感染者(或动物)密切接触,或接触皮肤伤口的分泌物或感染者使用过的床单和衣服都可以被传染。猴痘病毒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以往多见于由啮齿动物传播给人,而人传人的案例则较少见。但本次疫情却不同于以往,观察到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频率异常高,而且新感染的大多数人均没有流行地区旅行史,这或许是病毒发生了变异,也或许是人类的行为改变使病毒出现了新的传播途径(比如,性传播途径)。本次流行发现的感染者大多数为男男性行为者、参加性派对者,或者与这些人有接触的人。当然,随着疫情的发展,感染者可能并不限于这些人群,性传播只是猴痘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之一。已经有报道猴痘病毒可以由怀孕的母亲传染给胎儿。

  
  作为血液工作者,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猴痘病毒究竟是否可以通过输血传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猴痘病毒在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因为:
●病毒可以由母亲传染给胎儿,表明感染者的血液中存在可感染的完整病毒,则通过血液传播的可能性增加。
●病毒感染后有5~21天的潜伏期,如果感染者在症状出现之前参加献血,是有可能传播病毒的。不过,病毒早期感染时,外周血中的病毒载量变化情况,以及病毒载量与症状出现的时间关系决定着潜伏期传播的风险程度,而这些数据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全球40岁(或50岁)以下的人群没有大规模接种牛痘疫苗,存在易感人群。

  但是,目前没有猴痘病毒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的报道,血站所采取的血液安全措施依然能有效地将猴痘病毒感染者排除在献血者之外,这些措施包括:
●献血前的征询。献血者献血前填写的征询表中,征询了献血者的旅行史、健康史以及近期生活的一般情况,比如对性行为习惯的征询可能有助于防止与本次流行有关的人群参加献血。对于我国来说,如果猴痘病毒疫情进一步扩大,必要时可以对有欧洲和美国旅行史的特定人群实施延期献血的政策;
●献血前的体检。献血前的体温测量、一般体征的检查能预防一部分有早期症状的感染者参加献血。而由于猴痘病毒感染后症状普遍较严重,感染者在有症状的时候,可能本身就不会参加献血;
●献血后的告知及保密性弃血。已有的对献血者宣教的措施中,有要求献血者在献血后14天内,如出现疾病症状,应告知血站,血站同时对该献血者捐献的血液采取保密性弃血处理。血站应加强猴痘病毒症状的献血者宣教,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对报告有猴痘病毒症状的献血者,采取延期献血措施,并对其已捐献的血液作废弃处理。
 

  当前,对于我国来说,全国主要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精力用在应对新冠病毒传播上,而应对新冠病毒的许多措施,比如:入境隔离政策、体温监控政策、戴口罩、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聚会等,对预防猴痘病毒进入国内也是有效的。因此,当前猴痘病毒对我国的血液安全基本不构成威胁,且目前所采取的献血者筛选标准对防控猴痘病毒通过输血传播是有效的。国内采供血机构应当密切监控国外猴痘病毒疫情,关注发生病例的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进一步报道,将猴痘病毒的信息更新到献血者宣教材料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对献血者的宣教,做好献血前的征询和献血后的保密性弃血工作,进一步保障我国的血液安全。


  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AABB,欧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ECDC)
  来源:上海市血液中心  
撰稿:王迅    审稿:朱自严


  声明:本文为介绍国外有关专业领域的进展,不代表协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