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热血”党员】王玉娥:红色医者显担当 传递生命传递爱

时间:2022-01-15来源:河北省血液中心作者:河北省血液中心


        伴随着产房中一阵急促的啼哭声,又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男宝,体重7斤,体征健康。”连续在手术室中忙碌了一天的王玉娥的眉梢这才微微上扬。从她手中已经接过数不清多少刚来到这世上的小生命,作为产科主任,她深知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才刚刚松了一口气,这时产妇突然出现大出血的情况,需要马上手术,非常紧急!经过三小时的抢救,病人在输了很多的血后,脸色才逐渐恢复了一些。王玉娥走出手术室,告知产妇家属:“放心吧,已经脱离危险了。”产妇家属激动的对她说:“谢谢您,救了我们全家的命……”
 

 
        王玉娥,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199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28年党龄的老党员了。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她深知血液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今年56岁的她,已多次参加无偿献血。与此同时,她还是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的获奖者。
 


        第一次献血是在2004年,王玉娥在路上偶然看到一辆献血车,毫不犹豫就走上车去,并且顺利的通过体检化验,捐献400毫升全血。她知道病人需要用血的时候生命就会有危险,如果没有人献血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她参加工作以来的愿望,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作为一名党员,也应当做表率第一时间冲在最前面。

        她在家时常对自己的孩子讲:“长大后要做一名有担当、有爱心的人。”儿子受到母亲的熏陶,上大学后光荣入党,并且在学校中也会经常去帮助一些同学。有一次放假回家,一进门就跟王玉娥兴奋地说:“妈妈,我献血了。”对于儿子这样的决定,王玉娥从内心觉得非常欣慰。
 


        去年3月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献血车开到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中,当天,不少医务人员一早便来到现场,打算第一时间参加献血活动后,可以及时返回工作岗位,这其中也少不了妇产科职工们的身影。但凡有这样的机会,王玉娥总会第一个冲在最前面,还动员科室里的员工一起献血,她表示:“没有谁比医生更懂得血液对患者的珍贵了,尤其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只要血液合格,我会坚持献到无法再献为止。献血是我每年都要坚持完成的一件事。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做点有意义的事,是医务人员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对于需要特殊关照的病人,王玉娥总是伸出援手尽心尽力的给予帮助。有一次,一名产妇身体患有残疾,顺利生下一个孩子,但是孩子呼吸出现异常,院里决定把孩子送到省儿童医院进行抢救。由于病人家里经济情况比较困难,她连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地转给病人家属1000块钱。有人劝她说万一人家还不上怎么办?王玉娥说:“当时一心就想着救人,想着赶紧看到孩子恢复健康,每天都在看到一些新的生命诞生,没有什么是比母子健康更重要的事情了。”   

        还有一次,一名产妇在产前出现了羊水栓塞的情况。待产的过程中,病人突然面色青紫,呼吸不畅,需要马上手术,剖腹产先把孩子马上取出来。当时全医院值班的人都过来帮忙,所有人尽心尽力,在给产妇输了大量的血液后才抢救过来,事后家里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其实一般人在看到大量出血的那种状况,很容易慌张,发生晕厥等情况,王玉娥说:“如果自己晕了病人怎么办?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当时甚至想把自己的血液给病人输进去。只有看到血液输入病人体内面色逐渐恢复,才能安下心来。每次手术成功后的那种欣慰、激动和自豪是难以言表的。”
 



        王玉娥说:“既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从心里崇拜我们的党。我们入党,不是为了自己谋取利益,而是把自己的心献给大家,献给党的事业。作为白衣天使,不应该辜负这个称号。”王玉娥经常讲给年轻员工一句朴素的话:”无伦是不是党员,政治思想要时刻跟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做。及病人所及,想病人所想,平平凡凡地为老百姓服务。”

        作为一名党员,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将学党史、办实事落到实处。王玉娥表示,今后会宣传发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队伍当中,让爱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