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最美检验人

时间:2021-12-29来源:盐城市中心血站作者:盐城市中心血站
 
        盐城市中心血站血液检测中心承担着全市采供血的检测任务,责任大,担子重,但他们时刻保持着“血液质量、人命关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忧患意识,以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我们的每项工作,严把质量关,做到质量零缺陷,为临床病人用血及时地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默默无闻爱岗敬业
        在血液检测中心,尽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检测工作,但他们始终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工作中,每位员工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断学习业务理论知识,比业务、比特长、比贡献,做到比学赶超。
        临床急救用血,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作为一名检验人,首先想到的是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不管是夜里还是休息时间,往往只要需要一个电话,就会放下手中的一切,第一时间来到岗位上,为挽救生命与死神赛跑。加班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无数个平常的夜晚,但对于需要他们的人来说,担负的是生命,是整个家庭的幸福,再苦再累也乐得其所。
        白衣为甲,逆风而行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病毒肆虐,检测中心人员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为疫情期间临床用血的安全保驾护航。当得知可以用新冠康复者的血浆挽救重症新冠病人的生命时,他们利用下班时间加班学习相关文件,编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标本检测生物安全防护操作规程,反复试验防护服的穿脱,规范本操作期间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保证实验结果及时准确发放,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浆。 
        2020年2月16日中午,血站首次接到检测新冠康复者标本的任务,姜斌同志在同事们的协助下仔细穿好防护服,进入实验室,一切都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要求,从标本处理到加样、提取扩增,原本只要5小时就能完成的实验,却在最后得知实验结果无效,需重头来过,又是5个小时,这时已是深夜11点了,然而当结果出来时,发现有拆分,很可能是由于多次加样导致的假阳性,这意味着还要再继续实验,而且最后很有可能会出现阳性结果,最坏的结果会导致本次送检的康复者血浆报废。此时姜斌同志已经满头大汗,护目镜里的水也积攒成了“小河”,腌得眼睛疼,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打电话告知血库这一特殊情况,依然沉着冷静的做完后续的实验,终于在凌晨4点56分,等来了合格的结果,这袋康复者血浆可以用于临床重症患者的治疗了。做好后续的消杀工作,脱下那身厚重的、憋闷的防护服,由于在密封环境下连续高强度工作,姜斌身上的衣服已经印满了汗渍,脸上是长时间戴口罩留下的深深勒痕。这是一个特殊的图案,是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和尽责的美丽印记。
        今年扬州疫情期间,部分扬州新冠患者次密接触者在盐城隔离,当收到需要血站医务人员支援的通知时,检测中心周军兵、王晖、焦秀娟三位同志主动在第一时间报名,顾不上安排家里的事情,立即奔赴大丰半岛酒店隔离点支援。8月的天气格外的炎热,他们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穿梭于隔离人员的房间,给他们送一日三餐及临时需求的物品,做好隔离点垃圾的消毒和清运工作。留守的检测中心其他人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克服一切困难,出色地完成各项检测任务。
        心中有爱,捐我热血
        血液检测中心人员,始终谨记自已是血站的一份子,他们知道,一份份血液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无偿献血始终牢记在心头,同样是肩上的责任。
        2021年12月21日上午,献血服务部机采室来电,根据临床需求,尚缺B型、O型血小板,患者的生命安全就是无声的命令,接到电话后,检测中心王晖、焦秀娟、徐莹三名同志争先恐后报名,立即前往机采室献血小板,看着自己的血液顺利进入机器,想到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心中充满欣慰。
        而这样的爱心举动,在检测中心可谓屡见不鲜。科主任徐志华更是以身作则,带头献血,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铜奖;姜斌、周军兵相继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银奖,王晖、刘亭亭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铜奖……作为无偿献血队伍的常备军,他们骄傲且充满自豪,只要符合献血条件,随时准备捐献自已的满腔热血,用点滴之爱心,汇聚大爱长河,他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诠释了血站人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兢兢业业,勇当先进
        血液检测中心多次被单位表彰为先进科室,先后获得市直卫生系统党员集体示范岗、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血液检测中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团队,他们不是窗口科室,你看不到他们微笑的脸庞;他们不在街头采血,你也看不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但是,他们甘愿默默无闻地付出,无论白天黑夜、风里雨里,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工作环节,把好血液安全质量关,做血液安全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