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提升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夯实卫生专业人员业务基础,更好的贯彻落实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为临床用血医院提供科学合理的输血相关技术指导,11月30日,青海省血液中心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即青海省临床输血相关法规解读培训班。
根据《青海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人员外出及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要求,中心严格把控参会人员数量,确保疫情防控与业务培训两手抓,两不误。
此次培训班由该项目负责人输血研究室蒲晶淼主任主持,蒲主任重点强调了此次培训班举办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为采供血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掌握合理用血相关知识,进一步为献血者和临床机构提供更科学、全面、便捷和细致的服务,共同促进采供血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后,输血研究室刘蓉霞以“医疗结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内科输血”“患者服务,临床用血”“全血及成分血的使用”等内容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讲座,并希望中心全体卫生专业人员能以此为契机,及时掌握法规中的最新的要求,并严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确保采供血全流程的安全。
当天下午,输血研究室杨海阳分别从“不规则抗体的临床意义”“胎儿新生儿溶血病”两个课题为重点进行了授课。从不规则抗体的概念、产生途径、临床意义及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应对策略四个方面阐述了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随后,从新生儿溶血病的概念、免疫学机理、临床表现、检测方法及预防与治疗等方面举例讲解了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通过授课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参加培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采供血相关法律法规及最新修订的要求有了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同时,在对不规则抗体的临床意义和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讲解过程中,通过穿插实例分析,使培训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生动易于掌握。培训是实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只有不断夯实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基础,才能为献血者和临床机构提供更优质和更细致的服务,并为临床用血机构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血指导,确保与临床用血机构共同进步,进而促进全省采供血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