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党员林强,公益路上的践行者

时间:2021-07-09来源:福建省血液中心作者:福建省血液中心
     
        “最近XX型血液紧缺,急盼大家伸出援手……”这些年,每当遇到血液紧缺,这样的呼吁往往不用多久就能得到广大爱心人士的快速响应,在许多人的眼中,献血救人早已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但在二三十年前,很多人对献血这件事还是充满了未知和恐惧,更不用说捐献造血干细胞了。可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卫科副科长、中国共产党员林强,早些年却背着家里人偷偷干了这两件事。
 
 
献血是在为他们延续生命
        在林强的抽屉里,至今还保存着早年的献血证和一张有些泛黄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荣誉证书,献血证上记录的第一次献血时间是1993年。
         “那时候能主动去献血的人不多,能走上献血这条路,我得感谢我的引路人——舅舅。”林强回忆到。
        原来林强的舅舅在福建省红十字会工作,因为职业的缘故,舅舅平时十分热心公益。日常见面,他也会时不时和林强提起献血救人的事情,以及献血的益处。在他的动员下,林强刚参加工作就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尽管如此,林强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妻子的认可。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妻子生怕林强献了血会把身体弄垮,或由此带来其他疾病。于是,他之后都瞒着妻子偷偷去献血。
        在林强看来,很多患者需要输血,自己捐献的每一滴血液都是在为他们延续生命。“我就在想,如果我不献血,其他人也都抱着不去献血的态度,那些生病的人、需要用血的人该怎么办?”说到这么多年的坚持,林强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心声。
 
“我在等待那个和我造血干细胞匹配的患者”
        随着时间推移,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界逐渐意识到造血干细胞对于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因此国内逐步铺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工作。2003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首次在福建开展,林强的舅舅是这次活动的牵头人。
        这一次,舅舅又动员林强参加。听说捐献造血干细胞能让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林强再一次站了出来,成为福建省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并获得了一张编号为“8”的荣耀证书。这么靠前的数字,让他感到十分自豪。
 
        “当时号召发出后,有一部分人报了名。可真正建立档案库的时候,大部分人又退缩了。”林强笑着说,“可能面对新生事物,大家难免会心存顾虑吧。”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林强又瞒着妻子做了这件事。如今,建档入库十多年过去了,林强一直在期待着那个能和他配型成功的患者出现。“既然我已经申请捐献,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救人。”
 
金碑、银碑不如好口碑
        除了献血救人,林强还始终秉持着党员就应该多为社会做公益,尽微薄之力的信念,并将其贯穿于工作与生活。2011年到2014年,林强担任闽清县下驻乡池楼村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期间,他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大到招商引凤,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小到给村里安装路灯,方便村民夜晚出行。他为村子里做的事,村民们心里都有本账。驻村结束要离开时,村民们私下问驻村干部的领队:“能不能开后门,把林强书记继续留下来,再当3年池楼村第一书记!”即使回到福州,林强每年还时不时回到驻村点,看看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了让当年资助的一名贫困女孩能够完成学业,林强和女孩的家庭一直保持着联系,还发动社会力量给她捐资助学。如今,这名学生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
        有不少村民感念林强当年为村里做的好事,想给他刻字立碑,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只要你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了好事、办了实事,淳朴的老百姓是不会忘记的。金碑、银碑,都不如百姓心中的好“口碑”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