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对血站核酸检测能力提出新要求,血站应如何应对?

时间:2020-11-30来源:中国输血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作者:分子E讯


  2020年11月17日,为进一步指导血站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发布《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提出要加强血站的实验室能力建设,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配备常规血液核酸筛查和新冠病毒血液核酸检测通用的设备作为技术储备,在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社区传播的流行地区,可对献血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新冠病毒血液核酸检测,防疫势在必行。
  研究数据显示,新冠病毒通过其刺突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域与细胞ACE2受体结合并进入人体,而ACE2在血管壁的内膜、中膜和外膜中均有表达。因此,如输入带有新冠病毒的血液,则可能存在感染风险。针对新冠病毒上述特点,国家在新冠疫情期间,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血站系统的文件要求,以切实保障疫情期间的血液安全。
  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安全供应工作保障的通知》,明确指出“具有流行病学史的献血者,应当劝其暂缓4周献血;要严格体格检查、体温测量,对有症状者,应劝缓献血。”
  湖北省卫健委也下发相关通知,明确指出“湖北省血站需要开展新冠核酸检测”。
  国家卫健委在 [2020] 128号文件中再次提出“采集血浆和抗体,用于重症新冠病人治疗”的建议。
  在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压力增大的当下,11月17日发布的《工作指引》,建议血站系统储备血液核酸筛查系统和新冠病毒血液核酸检测通用设备平台,也就显得及时必要。
  
  血源性病原体核酸筛查,严保用血安全。
  WHO数据显示,每年全球因输血原因有约800-1600万人感染乙肝,230-740万人感染丙肝,8-16万人感染艾滋病毒,保障血液安全是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与传统的免疫学方法相比,核酸检测平均可将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检测“窗口期”分别缩短40%、89%和50%。核酸检测技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血清学检测带来的漏检问题。
  《工作指引》中提到的我国常规血液核酸筛查,是我国在2015年各地血站系统实现的核酸检测全覆盖,开展项目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酸检测。
  由于血站系统肩负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职责,其应用的核酸检测试剂对于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检测通量有着更高的要求,按药品注册审批。
  
  “血筛+新冠”核酸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因此,结合《工作指引》,建议各血站在开展实验室能力建设过程中,应优先选取包含:
  1. 可同时搭载新冠和血液筛查核酸检测项目的设备;
  2. 试剂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核酸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更好的保障血液供应和用血安全。
  
  总结
  在血站开展新冠病毒血液核酸检测,对于严防严控秋冬疫情、保障用血安全意义重大。在新冠疫情流行的当下,采供血机构应加强全面覆盖传统血筛和新冠检测项目的血液筛查核酸检测,为输血安全保驾护航。



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咨询,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信息,版权归属于著作权人。本平台所发布的咨询均用于免费的交流与学习,非商业用途。我们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如著作权人对本平台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涉及权利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