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其他新闻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青海省血液中心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时间:
2020-05-22
来源:
青海省血液中心
作者:
青海省血液中心
研究表明,心脏骤停6分钟后大脑因缺血缺氧会发生不可逆的神经细胞损伤,难以抢救成功,而心脏骤停的预后与启动复苏的时间密切相关,只能用争分夺秒来形容,复苏的黄金时间在4分钟内。据了解,在我国接受过急救基础技能培训的人员不足1%,以至于国内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事件后能成功复苏成活的不足2%,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是我国公众的急救普及培训太缺乏了,于是在亲友的身体遭遇突发状况或意外伤害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甚至一条可能救活的生命就在人们眼前逝去,留下了家庭和社会的遗憾。
为配合落实省直机关工委年度“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结合《2020年省血液中心应急培训方案》,普及医学急救知识,提高中心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省血液中心特邀青海省人民医院急救专业的导师团队于5月20日,在中心会议室对中心非专业医疗工作者开展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急救知识培训。
在开班仪式上,由青海省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龚寓关处长致辞,他说:“现场初级急救培训是我院长期坚持开展的业务,作为一名急救宣讲员,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做好创伤急救知识、技术的普及与规范,希望我们通过努力向普通人群传播的这些简单易学的应急救护知识,能够提高群众,特别是医院非专业医疗从业者的应急救护能力。”
培训开始前,青海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了黄金四分钟的意义、科普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后导师们开始进行AED 知识与操作手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等相关急救技术的讲解和演示。
培训导师黄萍首先对AED相关知识及实际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其次,李武业、杨岩导师对如何判断心脏骤停,发现患者心脏骤停如何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等相关知识进行了培训;再次,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导师组从海氏手法起源、成人如何自救、互救、肥胖及孕妇操作要点、婴幼儿海氏操作手法进行了演示;最后,止血包扎导师组从出血的类型、止血的方法、离断伤的处理、三角巾绷带包扎、不同部位骨折固定的现场急救进行详细的操作演示。
为了能够达到人人掌握操作和学习的培训目的, 操作演示完毕,培训导师与受训学员开展互动,特意请学员上台实际操作练习,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情况一一点评,纠正操作不当环节,指出操作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演示及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学员们课后纷纷表示,听过培训后突破了“不会救、不敢救“的心理障碍,遇到意外伤害时开展救护不至于慌乱、茫然无措,收获不小。
此次培训的顺利开展,不仅让学员们了解到了应急救护相关知识,提高了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也掌握应急救护常识和技能,能为伤者减轻痛苦,为救治赢得时间,从而降低伤残率、减少死亡率,最大限度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真正实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通过此次培训,中心应将救护培训工作融入到日常安全工作中去,更好的提升中心的应急救援能力。
上一篇:
贵州省血液中心赴紫云县大营镇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下一篇:
贵州省血液中心22名职工参加全省决战健康扶贫攻坚行动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