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热血“打卡”凤城!公益达人於鹏以236次献血、93000ml爱心为生命续航
时间:
2025-11-22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血液中心
作者:
宁夏回族自治区血液中心 闫芮
2025年11月12日清晨,宁夏血液中心的采血室里,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於鹏略带微笑的脸上。随着采血针缓缓拔出,护士轻声道贺:“於先生,恭喜您完成第236次献血,累计献血量已达93000毫升!”这位来自浙江台州的公益达人,又在自己的“热血地图”上,为“凤城”银川添上了温暖的一笔。从东海之滨到塞上江南,他用流动的热血编织成网,既为陌生的生命续航,也在旅途中收获着来自各地的善意与感动。
一颗种子,从遗憾中生根
“献血的念头,其实早在大学时就埋下了。”於鹏的公益故事,始于一段略带遗憾的青春记忆。那时,献血车开进学校,作为学生干部和预备党员的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却因熬夜导致转氨酶偏高,与献血失之交臂。“没能帮上忙,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献血救人’这四个字,就像一颗种子,悄悄在心里发了芽。”
2015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於鹏终于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看着鲜红的血液流入血袋,他突然明白:“原来帮助别人,可以从‘给予自己’开始。”为了让每次献血都合格,他戒掉了熬夜的习惯,2017年起更是坚持每天跑7-10公里,“身体是‘爱心的容器’,只有自己健康,才能持续为别人‘续航’。”
一张地图,用热血丈量中国
2015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於鹏了解到血小板捐献对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普通献血间隔期长,血小板捐献间隔短,能帮更多人。”第一次成功捐献2个治疗量血小板后,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要带着这份爱心‘走出去’,到全国的血站‘打卡’,让热血流向更多需要的地方。”
从此,他的旅行计划里多了一项特殊行程——“血站打卡”。截至2025年,他的足迹已遍布34座城市,从青岛的海滨到银川的塞上,从繁华都市到边陲小城,每一次走进血站,都是一场与生命的“双向奔赴”。“在青岛,志愿者会递上温热的姜茶;在银川,护士会细心讲解血小板保存知识,每个城市的血站都像‘爱心驿站’,让我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
236次奔赴,93000ml的生命礼物
在宁夏血液中心,於鹏的献血档案里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第236次献血,累计93000毫升。这份“生命礼物”背后,是10年如一日的坚持:每月至少1次血小板捐献,无论工作多忙,跑步、早睡的习惯雷打不动;为了不耽误血站工作,他总是提前一周预约,带着身份证和献血证“轻装打卡”。
“献血不是负担,是习惯,更是责任。”於鹏的手臂上,早已布满细密的针孔,那是他公益路上的“勋章”。他先后三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但比起荣誉,更让他骄傲的是“影响”:“有次在血站遇到个年轻人,说看了我的故事才来献血,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坚持都值了。”
正如他常说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温度。”於鹏的故事,正像一粒火种,在凤城、在全国,点燃更多人心中的爱与责任——因为有爱,每一次奔赴都有意义;因为有暖,每一座城市都充满希望。
上一篇:
以师者担当 赴热血之约——吝店镇中心校这场献血活动超暖心!
下一篇:
平果市多家爱心企业联动献血,热血暖流汇聚生命力量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