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青岛即墨夫妻24年热血接力

时间:2025-11-13来源:青岛市中心血站作者:青岛市中心血站

       金秋时节,爱心从不缺席。在即墨佳乐家献血车里,一对夫妻的身影格外暖心。丈夫王颜峰熟练地挽起袖子,这是他人生中第16次无偿献血,累计奉献爱心6200mL;一旁静静等候的妻子赵海霞,目光里满是鼓励与支持,不久后也将完成自己的第3次献血。这看似平常的画面背后,藏着一段用热血串联、用爱心温暖彼此的动人故事。


        王颜峰的献血史,一写就是24年,更像一张特殊的 “人生地图”,从北国雪城牡丹江,一直延伸到黄海之滨的青岛。“在牡丹江工作生活时,我就开始献血了,2001年是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前后总共献了13次。” 回忆起最初的献血经历,王颜峰语气平和。对他来说,每一次挽袖献血,都是一次对生命的馈赠。后来,因工作调动,他和妻子来到青岛。城市变了、生活环境变了,但那份 “用热血助人” 的初心,从未有过丝毫改变。在青岛的这些年,他又坚持献血4次,将黑龙江人的热忱与山东人的豪爽,一同融进了每一袋温热的血液里。16次献血,不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更是一份跨越千里的坚守。它像一条无形的 “热血航线”,始终传递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他人的关爱。
       爱,从来都有最动人的感染力。在青岛,王颜峰不仅自己坚持献血,更用实际行动悄悄影响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妻子赵海霞。“以前看他去献血,总觉得他特别勇敢,也打心底为他骄傲。可他每次都说得特别轻松,说这就是件小事,能帮到人就好。”赵海霞笑着回忆,“后来在他的鼓励下,我也慢慢克服了最初的紧张,勇敢尝试了第一次献血。”从最初的犹豫观望,到后来的坚定参与,赵海霞在丈夫的带动下,已在青岛成功献血3次。从此,献血不再是王颜峰一个人的坚持,变成了夫妻二人共同的“爱心事业”:献血点成了他们特殊的“打卡地”,一本本献血证成了彼此最珍贵的 “情侣证书”。他们用这种独一无二的方式,诠释着 “风雨同舟、为爱接力”的深情。
       那天的天气已渐渐转凉,夫妻俩却依旧如约来到献血车。血液从王颜峰的手臂缓缓流出,里面不仅装着拯救生命的希望,更饱含着他对妻子、对社会的深沉爱意;而赵海霞的陪伴与参与,正是对这份爱最有力的回应,也是最温暖的延续。当被问起“为何能坚持这么多年”时,王颜峰的回答格外朴实:“没多想别的,就是觉得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能用自己的血帮到素不相识的人,既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福分。”
       这对夫妻的善举,其实是无数无偿献血者家庭的缩影。他们用涓涓热血,为亟待救治的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用默默奉献,无声传递着社会正能量。献血从不是遥不可及的 “大事”, 一次挽袖,一袋血液,或许就能为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多争取一份生的机会。如果你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不妨走进身边的献血车或献血屋,接过这份 “爱心接力棒”。不必担心犹豫,现场有专业医护人员全程护航;不必顾虑意义,你的每一滴热血,都是照亮他人生命的光。让我们以热血为桥,以爱心为帆,一起为更多生命续航,让这份温暖在城市里不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