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青岛即墨夫妻24年热血接力
时间:
2025-11-13
来源:
青岛市中心血站
作者:
青岛市中心血站
金秋时节,爱心从不缺席。在即墨佳乐家献血车里,一对夫妻的身影格外暖心。丈夫王颜峰熟练地挽起袖子,这是他人生中第16次无偿献血,累计奉献爱心6200mL;一旁静静等候的妻子赵海霞,目光里满是鼓励与支持,不久后也将完成自己的第3次献血。这看似平常的画面背后,藏着一段用热血串联、用爱心温暖彼此的动人故事。
王颜峰的献血史,一写就是24年,更像一张特殊的 “人生地图”,从北国雪城牡丹江,一直延伸到黄海之滨的青岛。“在牡丹江工作生活时,我就开始献血了,2001年是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前后总共献了13次。” 回忆起最初的献血经历,王颜峰语气平和。对他来说,每一次挽袖献血,都是一次对生命的馈赠。后来,因工作调动,他和妻子来到青岛。城市变了、生活环境变了,但那份 “用热血助人” 的初心,从未有过丝毫改变。在青岛的这些年,他又坚持献血4次,将黑龙江人的热忱与山东人的豪爽,一同融进了每一袋温热的血液里。16次献血,不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更是一份跨越千里的坚守。它像一条无形的 “热血航线”,始终传递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他人的关爱。
爱,从来都有最动人的感染力。在青岛,王颜峰不仅自己坚持献血,更用实际行动悄悄影响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妻子赵海霞。“以前看他去献血,总觉得他特别勇敢,也打心底为他骄傲。可他每次都说得特别轻松,说这就是件小事,能帮到人就好。”赵海霞笑着回忆,“后来在他的鼓励下,我也慢慢克服了最初的紧张,勇敢尝试了第一次献血。”从最初的犹豫观望,到后来的坚定参与,赵海霞在丈夫的带动下,已在青岛成功献血3次。从此,献血不再是王颜峰一个人的坚持,变成了夫妻二人共同的“爱心事业”:献血点成了他们特殊的“打卡地”,一本本献血证成了彼此最珍贵的 “情侣证书”。他们用这种独一无二的方式,诠释着 “风雨同舟、为爱接力”的深情。
那天的天气已渐渐转凉,夫妻俩却依旧如约来到献血车。血液从王颜峰的手臂缓缓流出,里面不仅装着拯救生命的希望,更饱含着他对妻子、对社会的深沉爱意;而赵海霞的陪伴与参与,正是对这份爱最有力的回应,也是最温暖的延续。当被问起“为何能坚持这么多年”时,王颜峰的回答格外朴实:“没多想别的,就是觉得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能用自己的血帮到素不相识的人,既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福分。”
这对夫妻的善举,其实是无数无偿献血者家庭的缩影。他们用涓涓热血,为亟待救治的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用默默奉献,无声传递着社会正能量。献血从不是遥不可及的 “大事”, 一次挽袖,一袋血液,或许就能为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多争取一份生的机会。如果你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不妨走进身边的献血车或献血屋,接过这份 “爱心接力棒”。不必担心犹豫,现场有专业医护人员全程护航;不必顾虑意义,你的每一滴热血,都是照亮他人生命的光。让我们以热血为桥,以爱心为帆,一起为更多生命续航,让这份温暖在城市里不断传递下去!
上一篇:
热血传递生命温度——青港物流开展“血脉相连 爱在物流”无偿献血公益活动
下一篇:
热血暖洪城 品凯伴你行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