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广州血液中心:热血广州,活力全运!有一种坚持叫 “我运动,我献血,我快乐!”

时间:2025-11-12来源:广州血液中心作者:广州血液中心


       十五运的号角已经吹响,赛场上的运动健儿们用速度与力量诠释热爱。而赛场之外,还有一群特殊的 “追光者”,他们既爱着跑道上的风,也爱着献血屋里的暖,用双重坚持书写着别样的热血故事。
 

李开廷:短跑少年的热血接力
       我叫李开廷,来自广州体育学院。从初三那年第一次踏上塑胶跑道起,短跑就成了我青春里最热血的注脚。风在耳边呼啸,脚步在地面回响,每一次百米冲刺都是对自我的挑战。后来,我站上了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市运会的赛场,和队友一起拼下4×100米接力第二名。那一刻,奖牌的重量,是汗水浇灌出的荣光。但你知道吗?比起在百米赛道上斩获佳绩,更让我内心充盈着满足感的,是走进献血屋,伸出手臂的那一刻。 运动教会我坚持,而献血,让我把这份坚持延续到了赛道之外。我开始献血是在大学时期,一次校园献血活动让我了解到,原来健康的身体不仅能冲刺,还能为他人“续航”。从那以后,我便把献血纳入了我的“训练计划”——定期锻炼,规律作息,只为每一次挽袖都能献出最优质的热血。
        记得有一次,我特意在完成百米短跑训练赛后,调整了两天作息,才走进献血屋。工作人员笑着问:“看您手臂,您肯定经常运动吧?” 我回应道:“正因为坚持运动,才更清楚要给身体留出调整时间,这样献血才更安心。” 运动让我拥有强健的体魄,而科学献血,让这份力量有了更温暖的落点。我始终相信,真正的健康,不只是跑得多快、跳得多高,更是有一颗愿意为他人加速跳动的心。每一次献血,都像是一场无声的接力赛——我的热血,或许正奔涌在另一个生命的跑道上,陪他一起冲过难关。从跑道到献血屋,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那份坚持与热爱。


 

黄飞燕:跑马10+场,献血10+年的热血姐姐
       我是黄飞燕,一位热爱运动的献血者。自2013年起,我便在广州市坚持无偿献血,至今从未间断。2020年疫情期间,我爱上了运动——最初是上山徒步,在山野间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自然的力量;2024年,我开始跑步,并在同年11月完成了人生第一场全程马拉松。从此,奔跑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献血则是我回馈社会的另一种方式。
       2024年,我共献血5次:2次全血,3次成分血。与此同时,我积极参与各类赛事,从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已完成10场马拉松、6场越野赛,并在一场10公里健康跑中荣获女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不仅是对我坚持的肯定,更让我体会到赛道突破,是超越自我的锐意进取;献血奉献,是润泽生命的默默倾注。二者皆源于对生命的敬畏热爱,这份满足感无可替代!
        如今,我正积极备战接下来的三场全程马拉松。有人问我:“跑马和献血会不会冲突?”我的答案是:科学安排、量力而行,二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运动强健体魄,献血传递温暖——这两件事共同构成了我健康而充实的生活。未来,我将继续奔跑在赛道上,也继续走进献血屋。因为每一次跨越,都是对生命的致敬;每一滴热血,都是对他人的守护。愿我们都能在热爱中成长,在给予中收获。一起加油!

 

吴言东:奔跑二十四年,献血十三万毫升的双轨人生
       1999年6月,我第一次走进献血屋。看着那袋鲜红的血,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多了条新路子。从那以后,我的日子就围着两件事转:一是跑步,我脚踩跑道,每一步都踏出有力的“咚咚”声,那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激昂鼓点;二是献血时,我静坐在一旁,看着血液安静地流入血袋,那是一种无声却深沉的奉献。这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奇妙融合的节奏,就是我这些年的生活,是对生命最温柔的守护。
       2018年开始跑步,到现在我已经跑完8场半马、4场全马了。跑步这事需要自律、能扛,没想到这股劲儿,跟我坚持献血刚好对上了。我心里知道,必须保持身体健康——这不光是跑者的本钱,更是献血的底气。330次献血,130800毫升血,听起来好像挺能唬人的,其实就是无数个早上早起跑步,下午抽空去献血屋。跑步跑得肌肉酸疼,我也咬牙忍着。到了献血屋,看着自己的血慢慢流进血袋,我心里就特别开心。
        总有人问我为啥能坚持这么久,我都笑着说:“跑步能让我感觉到自己活着,献血则能让我感受到别人的生命温度。” 跑道上每跑一步,都是跟自己较劲;献血时伸出胳膊,就是帮别人一把。这两件事看着不一样,其实都是敬畏生命,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

 

邵英兰:热血跑友带我打开献血与奔跑的新世界
        2023年6月18日,与跑友吴言东的相遇,为我的人生按下了转向键。他将献血与跑步交织成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累计献血量竟超过了自身体重。那份源于坚持和奉献的生命能量,如一道光,瞬间照进了我的世界,也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关于自律与热血的种子。
       转眼来到2024年,我迎来了人生的首次献血。原本只计划捐献200毫升,当护士轻声询问能否尝试400毫升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让我脱口而出:“可以!”这一次的勇敢挑战,仿佛一场庄严的成人礼,让我真切地触摸到了给予的快乐。这份温暖也化作了奔跑的动力,同年,我的足迹印在了太原、肇庆、南宁、汕头的马拉松赛道上。每一次挥洒汗水,都感觉生命在与爱同频共振。
       步入2025年,我的步伐里承载了更多的热爱。元旦,我用奔跑迎接新年;三月,辗转重庆与武汉,用脚步丈量山城与江城。6月20日,我再次挽起衣袖,献出400毫升热血。随后,我又一路向北,征服了哈尔滨、济南和北京的马拉松。从最初被榜样的光芒所感染,到如今自己也成为一束微光,我愈发深刻地体会到:奔跑,赋予我们强健的体魄与纯粹的快乐;而献血,则为这份快乐附上了生命的重量。这是一条用热血与汗水铺就的成长之路,我将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继续奔跑下去。
 

郭强:跑马提速90分钟,献血无损健康的生动诠释
       1998年9月25日,我第一次踏上无偿献血的征程,这份坚持一续就是27年。截至2025年10月10日,我已累计献血136次,总献血量达43600毫升。2012年11月18日,我在广州马拉松完成了人生首场全程马拉松,自此与跑马结下不解之缘。到2025年10月26日长沙马拉松落幕,我已顺利完赛60多场全程马拉松和30多场半程马拉松。从首马5小时13分钟的成绩,到今年柳州马拉松3小时43分的突破,13年间我的跑马速度足足提升了90分钟。除此之外,2018至2023年期间,我还成功完赛了五场铁人三项赛事。
       作为一名热爱运动的人,足球、篮球和马拉松赛事都是我长期坚持的项目,无偿献血也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以亲身经历来看,献血不仅无损健康,更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与体育运动。把科学锻炼和无偿献血有机结合,才能更深刻地体会生命、健康与快乐的本质意义。
       随着我年纪的增长,献血量的持续增加,马拉松成绩却稳步提升,这更印证了“献血无损健康”的事实。我也定下了明确目标:未来要跑够100场全程马拉松,坚持无偿献血到60周岁。
       
       运动教会我们自律,让身体充满力量。献血让我们懂得分享,让这份力量有了温度。运动让我们拥有奉献的底气,而献血让每一次运动都有了更深远的意义。我们不仅在雕刻更好的自己,更在为他人的生命添彩。十五运已经开始,让我们带着运动的热血与公益的初心,继续奔跑在热爱里、坚守在善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