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青岛|一袋袋热血背后,是他们未曾改变的初心

时间:2025-11-07来源:青岛市中心血站作者:青岛市中心血站

         金秋时节的青岛,处处洋溢着温暖的气息。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无偿献血者们用自己的热血,书写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递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2025年11月2日,秋意正浓,王波涛一如往常地走进了胶州市向阳献血屋。这是他坚持无偿献血的第二十个年头,自2005年首次挽起衣袖,19次献血,累计7600毫升热血,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他二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勾勒出一条绵长而温暖的爱心轨迹。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王波涛特意带着年幼的儿子一同前来。当针头刺入王波涛的血管,鲜红的血液缓缓流入血袋时,孩子清澈的眼睛里没有丝毫恐惧,只有对父亲举动的专注凝视。王波涛轻声地对儿子说:“等你长大成人,也可以像爸爸一样,用这样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献血屋柔和的灯光下,爱的种子悄然在孩子心中播撒。7600 毫升不只是冰冷的数字累积,更是一位普通市民对生命的深情敬意。从大姜戈村到献血屋,这条路王波涛走了无数次,而这一天,他正将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让爱心在血脉中延续。

 
       
       无独有偶,在金秋十月的暖阳里,平度市还有一对夫妻用共同献血的方式,为公益增添了一抹动人的色彩。刘芳和戈文强这对夫妻,一同走进献血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奉献可以很简单,爱心也能‘双人同行’”。当两人的血液先后缓缓流入血袋,这份并肩同行的善意,成为了献血屋里最温暖的风景。刘芳与无偿献血的缘分始于2001年,她回忆道:“最开始是朋友推荐的,说献血对身体有好处,还能献份爱心,就想着来试试。” 从那以后,刘芳便坚持每年献血两次,在她的带动下,丈夫戈文强也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刘芳表示,献血对她而言,也是在尽一份社会责任,能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这便是她多年来一直坚持献血的动力。他们伸出手臂的瞬间,不仅为素不相识的患者送去了生命续航的希望,更用默契的行动证明:公益从来不是一个人的 “独行”,而是一群人的 “同行”。
         在莱西月湖广场献血屋,60岁的郜玉香用22次、8800毫升热血,为16年的献血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2009年家人急需用血的经历,让她深切体会到血液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也让她毅然决然撸起袖子,加入了献血救人的队伍。此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郜玉香总是主动前往献血点奉献爱心,从初次献血时的忐忑,到后来的从容坚定,她用一次次实际行动,诠释着平凡人的大爱。她总是笑着说:“能帮到人,心里踏实。”十余载热血坚守,郜玉香用点滴善举汇聚成爱的暖流,在传递生命希望的同时,也为社会增添了浓浓暖意。
        在临床救治中,每一袋血液都可能关系着一个患者的生命,甚至一个家庭的完整。从手术台上的紧急抢救,到慢性病患的长期治疗,都离不开无偿献血者们的默默支持。如果您也愿意用一份热血传递温暖,不妨走进身边的献血屋或流动采血车,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不需要复杂的准备,只要符合健康标准,您就能为生命送上一份 “爱的礼物”,让这份温暖与希望在青岛持续传递,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