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我是01号:王大姐亲历献血事业迈入“有法可依”时代

时间:2025-11-05来源:陕西省血液中心作者:陕西省血液中心

       近日,西安市中心血站正在发放无偿献血荣誉卡,遇到了一位“特殊”的献血者——59岁的王继红,王大姐至今还保留着编号为01的献血证。
       
       1966年出生的王继红,血液里似乎天生流淌着奉献的基因。父亲是军人,严谨坚毅的品格与为国为民的信念深深影响着她的成长,而母亲早年在兰州参与献血的经历,更在她心中埋下了“去献血”的种子。年少时,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华救死扶伤的故事让她深受触动,“医者仁心,不分你我” 的理念如同灯塔,在她心中照亮了一条用热血助人的道路。成年后体检得知自己是O型血 —— 在当时还被称为 “万能血” 的血型,能为更多需要的人带去生机,这个发现让她更加坚定了献血的决心:“我的血对别人有益,这是件必须做的事。”
       
       1988年,22岁的王继红萌生了献血的想法。当时交通并不便利,但这并未阻挡她献血的脚步。她提前打听路线,只为去血站献一回血。1989年8月31日,是她铭记一生的日子——这一天,她成功捐献了200mL血液,实现了多年的心愿,献完后王大姐状态良好。随后,每到献血间隔期,王大姐都去血站献血,用更饱满的热情践行着初心,王大姐毅然拒绝补贴后便默默离开,心中只有一个简单的念头:能帮到别人就好。
       通过多次与采血护士接触,王继红了解到血液对临床救治的重要性,不仅自己坚持献血,还主动投身到无偿献血的宣传中,用实际行动消除大众的疑虑。因为积极献血,1990年12月19 日,她成为西安地区国家无偿献血铜奖获得者中的第一人,这份荣誉既是对她奉献的认可,更是对她的激励。同时,她还收获了西安市中心血站的表彰影集,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她的热血瞬间。1991年,她再接再厉,凭借持续的奉献获得了国家无偿献血金牌奖章,为西安市无偿献血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大姐的这份奉献精神也感染了她的家人。2000年,在她的带动下,丈夫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先后两次捐献热血,夫妻二人一起组成了有爱的献血家庭。她的母亲看到《西安晚报》报道了女儿献血的事迹,满是骄傲和自豪,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印证了献血精神在这个家庭中的代代相传。
       从1989年到2009年,二十年的时光里,王继红的献血之路从未停歇。她也见证了1998年《献血法》的颁布实施。从此,献血事业告别了自发与零散,步入有法可依、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她的每一次献血,既是个人善意的延续,更串联起法治落地前的温暖坚守与法治护航后的有序前行,让“用热血救生命”从个体选择,变成了有法律保障的社会共识。
       如今,那本编号01的献血证早已褪去当年的鲜亮,却在岁月里被呵护得依旧平整——它不仅是这位王大姐用热血书写的初心见证,更像一把小小的钥匙,打开了献血事业从自发温暖走向法治规范的记忆闸门。从1989年第一次伸出手臂,到见证《献血法》为千万献血者与受助者撑起的蓝天,她的故事里,藏着一座城市的善意,也映着一个国家对生命尊重的不断深耕。而这份“有法可依”的温暖,仍会带着01号的初心,在更多人伸出的手臂间,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