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 星期五

献出的每一份爱,终将流回你紧握的双手……

时间:2025-10-24来源:赣州市中心血站作者:赣州市中心血站

国庆节当天,赣州市中心血站迎来了一位老朋友——献血者谢先生。与以往献全血不同,这次他献出的是一份珍贵的血小板。初次尝试,谢先生激动地拍照留念,镜头定格下的,不仅是一份善举,更是经历风雨后的感恩,还有愈发强烈的责任感。

从“助人”到“护亲”,一次源于亲历的认知重构

两个月前,谢先生的家人因骨髓疾病住院治疗,共输注了7次红细胞和7次血小板。“正因为我是献血者,家人才享受到了优先用血和血费报销的权益。”他平静的话语背后,潜藏着别样的思考。此前,在谢先生眼中,献血仅是帮助陌生人的公益行为,直到自己的家人成为受益者,才真切地体会到,原来献出的每一袋血,最终都会回馈给所爱之人,助人亦是护己。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和家人什么时候突然需要用血,在身体健康时献血,就是为未来预存生命的保障。”这段经历让他对献血有了新的认识。

从“社会的事”到“我的事”,主动点亮一盏灯

当有人还在盲目地认为“用血时花钱买就行”,谢先生却经历了“血到用时方恨少”的现实。“急需用血时,才知道血液如此紧张。”他感慨道。临床用血全部源于健康公民的自愿无偿捐献,与其被动等待他人的爱心奉献,不如主动成为重燃生命希望的那个人。“平静安稳的日子里更应献血,”谢先生坚信:“献血不仅是社会的事,也是我的事。”于是,在举国同庆、家人康复出院的当天下午,他来到血站,通过捐献血小板,完成了一次爱的接力与回馈。

献血,从远方的善意变成自身的责任,从助人的情怀落地为守护家人的具体行动。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信念的坚定与爱的传递

家人的治疗经历,也让谢先生了解了血小板捐献——全血每半年献一次,而血小板两周即可献一次。血小板保存期短、临床需求大,他认为不仅要增强献全血的意识,还要关注成分血的捐献。谢先生也曾觉得捐献成分血太耗时,但首次尝试后,他便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比起挽救生命,我付出的这点时间实在是微不足道。”

面对身边对献血抱有疑虑的人,他说:“献血虽不像剪指甲那般轻松,但的确无损健康。相反,它在提示你:你足够健康,并且有能力给予。”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风雨,却可以在身体允许时,为未知预存希望。我们献出的每一份爱,其实都紧紧握在自己与所爱之人的手中。(钟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