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新专业知识储备,精准把握献血者筛查体系核心标准,10月11日,安康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负责人对转氨酶阈值调整后献血者筛查结果评估进行了专题交流培训。通过学习我国献血者转氨酶筛查策略的发展历史,解读专家共识的核心要点,并对如何在保障血液安全与扩充献血者队伍之间寻求平衡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培训我们了解到,转氨酶是反映肝功能的关键指标,长期作为献血前核心筛查项,用于排除肝脏风险、保障用血安全。但专家共识指出,转氨酶升高受性别、年龄、疲劳、饮酒、献血次数等多因素影响,现行筛查策略存在一定局限性,是采前、献血后检测不合格的首要原因。当前临床用血需求激增,供需矛盾突出,亟需重新评估筛查策略。专家建议从三方面调整合格标准:1. 按性别设定差异化标准;2. 依据献血前检测与实验室结果偏差定标;3. 采供血机构评价初筛效率,推行差异化初筛。未来转氨酶筛查策略迭代后,将实现献血资源最大化利用,为血液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更好的服务于供血安全与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