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真情暖心。9月30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心血站单采室内上演了感人至深的一幕:市民张英的女儿手擎一面鲜红的锦旗,专程前来感谢巴彦淖尔市中心血站的全体工作人员。这面沉甸甸的锦旗,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由衷的谢意,更串联起一段关于生命救助与爱心接力的动人故事。
不久前,张英女士因病急需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当临床的预约信息传到市中心血站血源保障科单采室时,工作人员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为匹配的献血者采集了血小板。正是这份争分夺秒的敬业与奉献,为张英女士打开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因输注及时,张英女士转危为安,目前已康复出院。提及那段与时间赛跑的经历,她的女儿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是血站工作人员的高效行动和温暖关怀给了我们全家希望。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母亲的今天!”千言万语,凝聚在这面小小的锦旗之上,这是对采供血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精神最质朴、最真诚的褒奖。
然而,这个故事最动人的篇章并非结束于此。在表达感谢的同时,张英的女儿还郑重地表示,自己今后也要主动参与无偿献血。她从受助者家属,转变为无偿献血事业的认同者和追随者,决心用自己的热血去回报社会,去拯救像她母亲一样急需帮助的生命。
一面锦旗,是一份“感恩”的承诺;一个决定,是一份“奉献”的承诺。这温暖的循环,正是无偿献血事业最崇高的价值所在。血液可以再生,生命无法重来。我们呼吁更多健康适龄公民能够挽起衣袖,参与无偿献血,让更多的生命之花在爱的浇灌下重新绽放。(徐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