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洛阳血站:守护“折翼天使” 特教园丁101次挽袖 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时间:2025-09-30来源:洛阳市中心血站作者:洛阳市中心血站
     9月10日,教师节,纱厂南路献血屋迎来一名特殊的无偿献血者——54岁的黄会利。
    在工作中,黄会利是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副校长,是孩子们语文课上循循善诱的引路人,也是体育课上陪孩子们奔跑的大朋友;在校园外,他坚持献血近21年,累计献血101次,总献血量达38000毫升,相当于9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两份“救命血”埋下无偿献血的种子   
      时间倒回1996年。黄会利的生活被一对儿刚刚降生的双胞胎女儿填满。然而,喜悦尚未褪去,焦虑接踵而至。两个孩子11个月大时先后患上肺炎,病情危急,需要输血治疗。看着病床上的女儿,听着医生“临床用血紧张”的叮嘱,黄会利说:“当时我就想,要是有很多人献血,像我女儿这样的孩子就能多一些健康保障。”几经奔波拿到两份“救命血”时,“无偿献血”便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时间一晃而过。2004年9月18日,从外地调回洛阳工作的黄会利,与妻子谢东菊携手,登上家附近的十字街爱心献血车,夫妻二人捐献全血,共计800毫升。“终于走上了爱心传承的路!我们的血,说不定能挽救一个家庭。”黄会利说,从那天起,一本本无偿献血证,成了夫妻俩最特别的“爱情纪念”。
                                          课堂上教书育人校园外坚持无偿献血   
       作为特殊教育教师,黄会利面对的学生有些特别——他们有的听不见声音,有的看不清世界,有的表达不顺畅。然而,在黄会利眼里,这些孩子同样需要爱与尊重,更要学会“爱与被爱”。而他,就是在用实际行动,给孩子们上着最生动的“德育课”。    “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得到过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当等他们有余力之时,便会伸出爱的双手,助人为乐。”黄会利说,只要接到市中心血站的通知,他便会积极响应。     为了不影响工作,黄会利大多选择午休时间赶到纱厂南路献血屋。“我的工作要求我生活规律,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所以,我的血液质量比较高,基本只要到场就能捐献。坚持无偿献血,就是我给需要的人送去的‘生命之礼’。”他说。
                                       101次献血不是终点夫妻携手献血是别样的浪漫   
        选在教师节当天献血,对黄会利来说,只是凑巧。“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只要有人需要,我就会一直献血。”他说。    “这是我第101次献血,但这肯定不是终点。”黄会利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希望能有更多人明白,无偿献血不是吃亏,而是用微小的付出,去点亮别人的生命之光。    “爱从来不是单方面索取,而是双向奔赴。你今天帮了别人,明天别人也会帮你,这样,世界才会越来越温暖。”黄会利说。     截至目前,黄会利的爱人谢东菊献血超过120次。“两个人,坚持20多年同做一件事,而且是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是不是一种别样的浪漫?”说到这里,黄会利笑了。(文章作者:洛报融媒记者 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