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洛阳血站:守护“折翼天使” 特教园丁101次挽袖 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时间:
2025-09-30
来源:
洛阳市中心血站
作者:
洛阳市中心血站
9月10日,教师节,纱厂南路献血屋迎来一名特殊的无偿献血者——54岁的黄会利。
在工作中,黄会利是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副校长,是孩子们语文课上循循善诱的引路人,也是体育课上陪孩子们奔跑的大朋友;在校园外,他坚持献血近21年,累计献血101次,总献血量达38000毫升,相当于9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两份“救命血”埋下无偿献血的种子
时间倒回1996年。黄会利的生活被一对儿刚刚降生的双胞胎女儿填满。然而,喜悦尚未褪去,焦虑接踵而至。两个孩子11个月大时先后患上肺炎,病情危急,需要输血治疗。看着病床上的女儿,听着医生“临床用血紧张”的叮嘱,黄会利说:“当时我就想,要是有很多人献血,像我女儿这样的孩子就能多一些健康保障。”几经奔波拿到两份“救命血”时,“无偿献血”便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时间一晃而过。2004年9月18日,从外地调回洛阳工作的黄会利,与妻子谢东菊携手,登上家附近的十字街爱心献血车,夫妻二人捐献全血,共计800毫升。“终于走上了爱心传承的路!我们的血,说不定能挽救一个家庭。”黄会利说,从那天起,一本本无偿献血证,成了夫妻俩最特别的“爱情纪念”。
课堂上教书育人校园外坚持无偿献血
作为特殊教育教师,黄会利面对的学生有些特别——他们有的听不见声音,有的看不清世界,有的表达不顺畅。然而,在黄会利眼里,这些孩子同样需要爱与尊重,更要学会“爱与被爱”。而他,就是在用实际行动,给孩子们上着最生动的“德育课”。 “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得到过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当等他们有余力之时,便会伸出爱的双手,助人为乐。”黄会利说,只要接到市中心血站的通知,他便会积极响应。 为了不影响工作,黄会利大多选择午休时间赶到纱厂南路献血屋。“我的工作要求我生活规律,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所以,我的血液质量比较高,基本只要到场就能捐献。坚持无偿献血,就是我给需要的人送去的‘生命之礼’。”他说。
101
次献血不是终点夫妻携手献血是别样的浪漫
选在教师节当天献血,对黄会利来说,只是凑巧。“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只要有人需要,我就会一直献血。”他说。 “这是我第101次献血,但这肯定不是终点。”黄会利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希望能有更多人明白,无偿献血不是吃亏,而是用微小的付出,去点亮别人的生命之光。 “爱从来不是单方面索取,而是双向奔赴。你今天帮了别人,明天别人也会帮你,这样,世界才会越来越温暖。”黄会利说。 截至目前,黄会利的爱人谢东菊献血超过120次。“两个人,坚持20多年同做一件事,而且是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是不是一种别样的浪漫?”说到这里,黄会利笑了。(文章作者:洛报融媒记者 柴婧)
上一篇:
洛阳:守护“折翼天使” 特教园丁101次挽袖 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下一篇:
热血见证大爱 奉献点亮生命——洛阳市隆重举行庆祝《献血法》实施27周年宣传活动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