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直系亲属可以相互输血吗?

时间:2025-09-29来源:乐山市中心血站作者:段琴
       
       影视剧中常有父母给孩子输血,或者子女抽血救父母的煽情桥段,血浓于水,溢出屏幕的亲情感天动地,赚足了观众眼泪。但直系亲属间真的可以相互输血吗?NO!即使血型相合,也要避免亲属间相互输血,原因是一种叫“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可怕疾病。


       一、什么是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TA-GVHD是一种输血引发的全身性疾病,多发生在输血后2~30天,急性起病,病程进展迅速,表现为发热、皮肤损害(从面部、躯干向全身蔓延的皮疹,可进展为严重的水疱、大疱)、消化道症状(严重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肝脏损害(黄疸、肝区疼痛、肝酶显著升高)和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难以控制的感染和出血),终末期的主要特征是骨髓抑制致全血细胞减少,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3-4周内死于严重感染和出血。TA-GVH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无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误诊,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死亡率高达90%以上。
 

       二、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怎么发生的?
       献血者献出的血液中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入受血者体内,通常会被视为“异己”而被清除,如果献血者血液中淋巴细胞(移植物)侥幸在受血者(宿主)体内植活并增殖,继而“反客为主”攻击受血者组织器官和造血系统,就会发生TA-GVHD。
       TA-GVHD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供血者和受血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相合、输入具有活性的淋巴细胞达到一定数量、受血者免疫清除障碍,所以TA-GVHD发病率并不高,在普通患者中约为0.01%-0.1%,原发和继发性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等高危人群约0.1%-1%,但一级亲属(父母、子女)间输血,TA-GVHD发生风险比非亲属间输血高出20倍,兄弟姊妹和二级亲属间输血也有较高风险。
 

       三、为什么直系亲属输血更容易发生TA-GVHD ?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免疫系统具有“清除异己”的保护机制。除非是同卵双生同胞,每个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都不一样,人体的组织细胞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分子信号”,免疫系统通过这套分子信号,来区分“自己人”和“异己分子”,保护自身细胞,清除异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输血,因为供血者和受血者的HLA匹配度很小,细胞表面分子信号差异明显,受血者免疫系统很容易把外来的淋巴细胞视为“异己”而加以清除,TA-GVHD发生风险较小。当亲属间相互输血时,亲属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和子女)间的HLA匹配度较高,细胞表面“分子信号”部分相同,淋巴细胞穿着相似的“外衣”,受血者免疫系统会把这些与自己很像的淋巴细胞错误识别为是“自己人”而放过了它们,使其有机会在受血者体内植活。这些逃过受血者免疫清除而幸存下来的活性淋巴细胞同样具备清除异己的能力,它们不断增殖,“发展壮大”后伺机“逆天造反”,把与自己相似但不相同的受血者组织细胞视为“异己”进行“致命”攻击,最终摧毁受血者身体。
 
 
       四、如何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TA-GVHD至今无有效治疗手段,只能预防,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 输注辐照血液。一定剂量的放射线(γ射线或X射线)照射血液,能破坏血液中淋巴细胞核中DNA,使其失去增殖、分化活性,输注辐照血液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TA-GVHD预防方法。辐照不影响红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功能,TA-GVHD高风险患者输血应尽量选择辐照血液。2. 血液白细胞滤除。使用特殊的过滤装置滤除血液中大部分的白细胞,减少活性淋巴细胞的输入数量可降低TA-GVHD发生风险。3. 自体输血。采集患者自身血液或成分,经储存或处理后回输给患者,可防止异体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染病。4.避免亲属间输血。特殊情况需要输注亲属血液时,可对血液进行辐照处理。
 

       影视情节不可轻信,亲属间相互输血暗藏风险,“救命”不成反倒可能“致命”,不可效仿。科学的关爱方式是挽起衣袖参加献血,鼓励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的公益事业中,血液库存充足,临床用血有保障,才是对亲人和社会真正负责任的爱心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