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迟到的献血:我们为何总在最后一刻才想起“准备”?
时间:
2025-09-26
来源:
咸阳市中心血站
作者:
编者注:这是一位临床患者家属的投稿。他以自己的故事讲述了他用血时的一些心得体会,他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提前准备的重要性,让我们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准备”,用一次简单的挽袖,换来未来无数个安心的瞬间。请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从献血开始——因为最好的救助,永远是未雨绸缪。
父亲躺在病床上,39岁的陈先生攥着医院的用血通知单,指尖发凉。他记得父亲在住院前,护士随口提了一句“你父亲这次必须输血治疗了,全市血液库存紧张,你过去献过血,可以优先调配的”。他慌了神,他过去从来没有献过血,他冲去献血点,却在体检环节被拒:原因是,血压偏高、转氨酶偏高——只因他是独生子,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都忙忙碌碌,父亲一住院,他跑前跑后身体总是不能很好的恢复。他这次才得知:“优先用血”和“血费报销”政策,可是他以前从来都没有关注过无偿献血。而此刻,父亲的住院输血,他却成了“没准备的人”。
像陈先生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多少人把“献血”想成遥远的“英雄行为”,却忘了它本是人生最微小却最有效的自我投资。当危机降临,我们总在抱怨“机会不等人”,却忘了:机会从不青睐临时抱佛脚的人,只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总是在“危机”到来时,才想起行动,却忘了“预防”才是智慧的起点和有效的行动。
献血是“微小的预防”:一次献血,不仅为他人铺设了一条生路,更为自己和亲人准备了“生命保险”。当你在献血车上写下名字,你已为未来的自己埋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它可能在某个深夜,悄然救回亲人的一条命。
“准备”不是负担,而是自由:陈先生若在25岁工作稳定后献血一次、N次,父亲住院时便能直接用血,省去奔波、焦虑与经济压力。真正的自由,是让危机成为“可预见的日常”,而非“无法承受的意外”。 人生没有“临时工”:健康、财务、关系……所有重要的事,都需提前播种。献血是起点:它教会我们——行动不必宏大,但必须持续。献血,是给自己未来的一笔“投资”。
献血不是英雄的壮举,而是普通人对生活的温柔准备。当我们在青春年少时,轻轻挽起袖子,我们不仅在延长他人的生命,更在加固自己生命的韧性——让未来不再有“来不及”的懊恼。
机会从来不偏爱等待者,只属于那些把“准备”写进日常的人。从今天起,别再让“来不及”成为人生的羁绊与难堪。献血,不是一场临时的救赎,而是一次从容的预演——预演我们如何以微小的行动,为生命筑起防线。每一个提前准备的人,都是自己和家人的守护者。别等病床前的慌乱,别等体检时的拒绝,现在就行动:了解政策、预约献血、宣传常识、传递爱心。让我们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准备”,用一次简单的挽袖,换来未来无数个安心的瞬间。请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从献血开始——因为最好的救助,永远是未雨绸缪。
上一篇:
献血榜样丨吕鹏飞:热血救人,彩虹人的骄傲
下一篇:
汇聚公交力量 热血守护生命 咸阳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