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青岛|人活着,就该干点有意义的事!

时间:2025-09-26来源:青岛市中心血站作者:青岛市中心血站

      “人活着,就该干点有意义的事!”这句简单却有力的话,是青岛前湾港码头职工张叶吉坚持无偿献血的信念支撑。9月22日,当他再次成功献血,终于符合青岛市无偿献血荣誉卡领取资格的时候,难掩内心激动。这笑容里,藏着他跨越八年的坚守,更藏着一场与自我较劲的“减重破局战”。
      时间倒回2017年3月21日,想着做点有意义的事,张叶吉第一次走进西海岸新区华联爱心献血屋。从那天起,他便给自己定下了“每半年献血一次”的约定。可谁也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三年,一场“体重危机”悄然打乱了他的计划。那段时间,受生活作息不规律、体重逐渐增加的影响,张叶吉每次献血前的体检都以“转氨酶偏高”而告终。一次次满怀期待地走进献血屋,又一次次带着失落离开,起初他不愿相信“体重和作息是关键问题”。直到多次与献血失之交臂,他才下定决心:“不能让这点困难挡住我,我必须改!”自此,张叶吉开启了严格的自我管理:每天雷打不动坚持规律运动,汗水浸湿衣背;调整饮食结构,戒掉高油高糖。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半年时间里,他成功减重30斤,身体指标也慢慢健康靠拢。



       2023年7月23日,当张叶吉再次推开献血屋的门,内心既紧张又期待。幸运的是,这次献血前初筛一切正常,转氨酶也回归正常范围。成功献血后,他没有立刻离开,反而主动留下来当起了志愿者。用自身经历鼓励、说服前来献血的人们,鼓励他们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9月22日这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张叶吉又一次用行动诠释了“公益不分天气”。那天他恰好不用加班,回家路上突然想起血站医务人员前几天“血液紧缺”的电话,又收到了献血屋医务人员的微信提醒。“这么大的雨,会不会没人去献血?可病人等不了啊!”想到这,他立刻调转方向朝献血屋赶去。冒雨到达后,他擦干身上的雨水,喝了几口水稳定状态,随后熟练地填写表格,一番征询、体检、快速筛查后,完全符合献血标准,尤其确认转氨酶指标正常时,他的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针尖刺入皮肤的瞬间,窗外恰好传来一声低沉的雷鸣声,雨珠砸在玻璃窗上的“噼啪”声,仿佛在为缓缓流入血袋的红色暖流伴奏。献血后,张叶吉握着温热的糖水,看向玻璃上蜿蜒的水痕,雨水虽未停歇,但掌心的温度、血袋上逐渐漫开的红晕,却给这个湿冷的雨天增添了一份穿透人心的暖意----这是他的第20次无偿献血。
       八年坚守,从屡屡碰壁到成功圆梦,张叶吉终于可以拿到梦寐以求的无偿献血荣誉卡,享受青岛市无偿献血“四免政策”和山东省无偿献血“三免政策”。对他而言,这张卡不仅是献血旅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公益路上的鞭策与激励。未来,他将带着这份“做有意义之事”的初心,继续在无偿献血道路上,传递更多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