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医护人员李皓:无偿献血我代言

时间:2025-09-24来源:梧州市中心血站作者:潘桂凤
 
         (献血者李皓在2025年梧州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无偿献血活动上的发言)
 
       大家好,我叫李皓,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是一名共产党员,更自诩为一名献血宣传员、倡导者。最早献血的经历可以追溯到1992年,从2001年开始常规献血,至今我累计献血35次共7000毫升,其中捐献全血4200毫升。还成功地让自己的多位亲戚、朋友也成为了无偿献血者。


       
       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作为一名有24年无偿献血经历的医务工作者,我亲眼见证了无数袋热血点燃生命的奇迹,也更深知每一份爱心奉献的千钧重量。二十四载春秋,年龄在变,身份在变,岗位在变,但挽袖献血的初心从未改变。为什么要坚持?因为我清楚:血液,无法人工制造、不可长期保存、不能购买获得。临床用血的唯一来源,就是我们健康公民的自愿捐献。它关乎生命存续,关乎万家安康。一次献血,对我们而言,是举手之劳;但对病榻上的患者而言,可能就是暗夜中的曙光,是绝境中的希望。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我在病房工作时遇到的一个小故事:当时,一位需要手术的患者家属因为用血流程和等待时间产生了极大的不解和焦虑,情绪非常激动。他找到我们,质问道:“救人不是天经地义吗?为什么用血还这么麻烦?还要等?”
       当时我耐心地请他坐下,然后诚恳地向他解释:“大姐,您的心情我特别能理解。看着亲人躺在病床上,每一分钟都是煎熬,谁都恨不得血能马上就到。
       我举个身边的例子。就上周的事儿,我一个朋友,是个开大货车的司机,身强力壮,他来医院看我,正好碰上献血车,我鼓动他证明自己是健康且有爱心的人,并说明了献血无损健康,他毫不犹豫就献了400毫升。献完了还开心地说:“抽这点血,真没什么感觉,我也是有献血证的人啦!”
但他献的那袋血,可不能直接送来用。它必须先送到中心血站,经过最严格的“安检”和“质检”,查清楚有没有病毒、血型对不对,这一袋血还可能被‘智慧分装’,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各司其职,去救不同的病人。确保绝对安全的过程一步都不能省,就是为了对您的亲人百分之百负责。
      您现在等的,就是另一批爱心人士献出的、完成了所有安全检查的救命血。我们每个人献出的血,都不是给某一个特定人的,而是存入共同的‘生命银行’。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
      听完这番话,那位家属沉默了,最后他用力握了握我的手说:“我明白了,是我不了解情况。谢谢你们,也谢谢那些献血的人。”
        同志们,这个故事每天都在不同的医院以不同的形式发生。它告诉我们,有时误解源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化解误解的最好方式,就是真诚的沟通和更多人的实际行动。我们的无偿献血行为,献出的是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的是无法重来的生命。这份给予,无比崇高,无比光荣。

 
(9月3日李皓利用午休时间到血站捐献单采血小板)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伸出我们的手臂,献出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能重来的生命。让我们用热血诠释初心,用担当践行使命,共同为生命护航,为我们的城市注入更多的温暖与力量!
        最后,祝愿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