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顺德丨O型血是“招蚊体质”?带你揭开夏日“吸血谜案”!

时间:2025-08-17来源: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作者: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

       夏夜庭院里,一群人纳凉闲谈,只有你胳膊上红包成串——真是血型惹的祸?
       深夜的血液检测室里,离心机嗡嗡旋转,我凝视着试管中分离出的红细胞和血浆,忽然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窗外那些执着叮咬人类的蚊子,是否真如民间所说,对特定血型情有独钟?今天就带您揭开这个夏日迷思!
 


       一、血型招蚊?科学界掀起“世纪辩论”
       “O型血最招蚊子!”这个说法流传甚广。支持它的研究可追溯到1974年英国学者在喀麦隆的发现:当地传播疟疾的按蚊明显偏爱O型血人群。2004年日本学者用白纹伊蚊实验,发现O型血志愿者手臂上蚊子的着陆率高达78.5%,远超A型血的45.3%。
 


       然而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刘起勇在2025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目前科学研究证实,血型与蚊子吸血偏好没有明确关联。”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刘红教授也持相同观点,蚊子依赖的是化学感受器而非血型识别。

       二、蚊子锁定你的六大真实信号
       蚊子定位目标其实是个多通道立体感应过程,这些因素才是关键:
 


       1.二氧化碳追踪系统:蚊子能探测50米外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孕妇、运动后人群因呼吸频率快,更易暴露。
       2.体味“指纹”:皮肤分泌的乳酸、尿酸、氨类物质构成独特气味谱。一项研究发现,某些皮肤菌群产生的1-目卡酮对蚊子有致命吸引力。
       3.体温热成像:发热者、饮酒后人群体表温度升高,成为蚊子的“活体暖炉”。
       4.深色服装定位:黑色衣物吸热性强,而且与环境对比度高,比浅色衣物招蚊风险增加60%。
       5.汗液成分分析:运动后汗液中酸性物质浓度激增,相当于向蚊子发送“开饭信号”。
       6.酒精诱导效应:一杯啤酒下肚,皮肤挥发物成分改变,招蚊指数直线上升。

       三、血液的终极使命:拯救生命
       您的热血,无关蚊子偏好,只关生命延续。献出一份血,传递一份爱。
       夏夜庭院里,蚊群仍在寻找目标。但此刻我更愿您关注血液检测室里那些旋转的离心管——它们承载的不仅是血型抗原,更是无数等待重生的希望。当您挽起衣袖献出热血,这份生命馈赠终将化作他人暗夜里的曙光。
 


       在这个夏天,让我们用科学破除迷思,以热血传递希望。毕竟在生命的刻度上,血液的价值远超蚊虫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