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渭南市区的献血屋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每年都会出现,他不穿白大褂,却和医护人员一样熟悉这里的每一个流程;他不是急需用血的患者家属,却比谁都清楚一袋血液对生命的重量。他叫杨靖军,是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同时也是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与无偿献血的故事,已经悄然走过了23个春秋。
7月30日上午,室外气温已接近40℃,杨靖军再次来到朝阳公园献血屋,这已经是他第24次参加无偿献血。“听说最近血液紧张,今天赶紧抽空过来献血,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正在接受献血前检验的杨靖军这样说。
杨靖军第一次献血始于2002年,那时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党员,怀揣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走上了献血车,开始了他的无偿献血之旅,这一献,就是23年,累计献血达8300毫升。多年来,他不仅自己献血,更是以自己的经历向同事、朋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带动身边人参加献血。在他看来,无偿献血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他总说:“血液是生命之源,每一滴血都可能挽救一个生命。我能够献血,说明我身体健康,这是我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方式。”同时,杨靖军已经向市红十字会提交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凡人微光,却拥有着巨大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
如今,50多岁的杨靖军依旧保持着每年献血的习惯。他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下去。一袋血,与我而言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临床病患来说,就是生命希望。”二十三年的坚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一次次捋起袖子的瞬间,诠释了一名普通党员的担当——用热血温暖人心,用坚持书写忠诚,让“奉献”二字在平凡的岁月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