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市中心血站组织职工开展业务培训,内容涵盖最新采供血法律法规及检测前过程控制规范,旨在通过系统讲解与要点梳理,进一步提升职工业务能力与法律意识,为献血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筑牢血液安全保障防线。
市中心血站沈有华副站长聚焦采供血相关法律法规更新要点,围绕四大板块展开培训。一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介绍了其修订背景及目录框架,说明新增“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类别、调整甲、乙、丙三类共40种传染病分类以及不同类别传染病报告时限和违规处罚措施等修订内容。二是新修订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重点讲解与采供血工作相关的修订内容,包括将“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调整为“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条款变化。三是《中国献血者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液筛查策略调整专家共识》,讲解了转氨酶检测值升高的影响因素以及与血液安全的关系,分析了标本类型和初筛方法对检测值的影响,探讨了现行筛查策略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及对献血者转氨酶检测合格标准的调整建议。四是《中国献血者人群献血前血压筛查策略调整的专家共识》,分享了不同血压水平对献血者健康的相关前沿研究。
随后,检验科刘芳菲老师围绕《检测前过程控制程序》进行系统讲解,主要包括5个方面。首先介绍了程序制定所依据的相关文件和规定,为实操环节提供合规性指引;其次详解献血者初筛及注意事项,明确ABO血型、血红蛋白、HBsAg/TP联合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等必查项目的操作规范,强调操作中的细节要求与结果准确性把控;针对献血者血液标本的采集、暂存和处理,讲解了各环节的核心要点与注意事项,涵盖全流程操作标准;对血液标本的送检和接收环节,明确了具体的注意事项与执行规定,确保标本流转规范可控;最后列举了常见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类型,并展示示意图辅助理解,同时给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为实际工作提供清晰参考。
一直以来,市中心血站始终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血安全为使命,坚持"规范为先、安全为本"的工作理念,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学习与实操技能培训,持续优化采供血全流程管理,让每一步操作都精准规范,让每一份血液都承载起生命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