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顺德丨惊!她从高处坠落,手术用了这么多血,还用上了自己的?

时间:2025-07-17来源: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作者: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

       近日,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急诊科“快速反应群”突然弹出信息,一名从3米高处坠落的42岁女性患者情况危急。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救治预案,展开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营救!
 


       患者到院时头面部大量出血,急诊科团队立即清创包扎,开通绿色通道准备输血。头颅CT显示严重颅内出血,很快出现休克及昏迷。麻醉手术科团队、神经外科团队、检验科输血团队等专家团队立即到位,快速施策,补液、输血、开颅止血......
       术中,患者持续大出血,血红蛋白骤降至31g/L,心率飙升至150次/分,动脉血压一度无法测出,生命垂危。
 


       面对这一危急情况,抢救团队迅速采取多项措施,手术止血、多条输液管加压输血、药物升压、自体血回收、多模式保温等。院部同时开展多方有效协调,输血科增加人力配血,医院救护车多次到顺德区中心血站取血,护士在输血科和手术室来回奔跑,多批次取送血......
       经过紧张的抢救,有效控制了患者的出血情况,纠正休克,并成功清除患者颅内血肿,成功让患者转危为安。
       术后统计,患者总出血量约8000毫升,输血创下院内记录: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7.5单位;冷沉淀凝血因子60单位;新鲜冰冻血浆3600毫升;自体血回输750毫升;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8000毫升的出血量相当于患者全身血量的1.5倍。”顺德和平外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此庞大的用血需求,离不开顺德区中心血站的及时支援与保障。”手术过程中,自体血回输技术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救治成功筑牢了生命线。
       此次患者成功救治,不仅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更凸显了顺德区中心血站在应急用血保障中的关键作用,正是血站持续稳定的血液储备与高效调配,为手术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后盾。今后,医院将与顺德区中心血站深化联动,共同优化救治流程,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快捷的医疗服务。

 

       自体血回输技术是一种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的新型输血技术。其中术中回收式输血使用血液回收机,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利用负压吸引将手术出血、创伤后体腔内积血回收至储血罐,添加抗凝剂(肝素),通过滤器过滤及离心,使红细胞与血浆分离,分离后将红细胞以大量林格氏液洗涤,去除其中的组织碎片、污染物、血浆、肝素、钾离子、蛋白和凝血因子,制成浓缩红细胞,再回输给患者。
       它的优点包括:
       1.避免或减少异体输血,缓解异体输血的供求矛盾,节约血液资源
       2.避免传播疾病风险(艾滋病、肝炎、梅毒等)
       3.避免免疫性输血反应风险
       4.避免输异体血导致肿瘤复发风险
       5.降低患者院内感染风险
       6.解决特殊血型(熊猫血)、特殊宗教信仰人群供血问题
       7.使用方便,及时快捷,用于术中突发大出血应急抢救
       8.可实现快速回输,无量的限制
       9.节约开支,经济划算
 


       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早在2018年开展自体血回输技术,自开展以来共完成自体血回输约700例,共回输自体血31万毫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术前备血和术中输异体血量明显下降,节约了大量的宝贵血液,同时提高了医疗质量及安全,规避了输血带来的风险,得到了广大患者、医护人员的认同及好评。
       日常工作应用病例分享
       黄某,女,58岁。因“摔伤致左胸腹部疼痛不适4小时”入院,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脾破裂出血,腹腔大量积液。术前诊断腹腔脏器破裂损伤,脾破裂并腹腔大出血、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左胸壁和左上臂挫伤。
 


       于2020年4月26日21时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和脾切除术。经过合力救治,为患者顺利实施“脾切除+腹腔冲洗引流术”,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为患者回收腹腔积血约2000毫升,经过滤、储存、离心、洗涤等技术环节,共为患者回输自体血1000毫升,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