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青岛|“热血英雄”:仗义挽袖,为生命“加油”
时间:
2025-06-26
来源:
青岛市中心血站
作者:
青岛市中心血站
在日前举行的“献血传递希望 携手挽救生命”2025年青岛市庆祝“6·14”世界献血者日暨2023—2024年度无偿献血表扬大会上,超过1.3万名“热血英雄”和110余个“热血团队”获表彰。
无偿献血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高度的闪亮标尺。青岛自1994
年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以来,市民无偿献血累计超过286万人次,捐献全血88612万毫升,血小板33.11万个治疗量。截至目前,青岛有4.6万余人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表彰,6.2万余人次获市级表扬,献血100次以上的献血者达181人,献血200次以上的献血者达29人。不断涌现的“热血英雄”擦亮了青岛这座“热血之城”的爱心名片,更为无数亟待临床用血的人点亮了“生命之光”。在青岛数以万计的“热血英雄”中,有一个群体格外让人动容——因持久奉献、献血总量超高而被誉为“献血状元”的人。他们中,有坚持无偿献血31年的青岛市第一批无偿献血者,有感动青岛的“热血红嫂”,有时刻准备响应召唤的Rh阴性“熊猫侠”……数十年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成为生命接力赛的“领跑者”。近日,记者走近这些无偿献血者,听他们讲述不平凡的“热血故事”。
李鸿波:无偿献血31年从未间断
6月13日上午,李鸿波站在了无偿献血表扬大会的舞台中央,作为一名医生,他连续31年不间断无偿献血,12年蝉联青岛献血总量最高纪录。
“
开始早的没有我能坚持,能坚持的没有我开始得早。”谈起如何蝉联“献血状元”的称号,李鸿波这样总结。他是青岛第一批无偿献血者之一,也是青岛无偿献血事业从无到有、再到蓬勃发展的历史见证者。
1994
年1月,无偿献血在青岛刚刚起步,成立刚半年的市中心血站因血库告急,通过媒体呼吁市民踊跃献血,帮助患者及时完成手术回家过年。刚刚23岁的李鸿波与单位其他25名团员青年一起来到市中心血站,每人献血200毫升。他们的义举在岛城引起不小的反响,当年的《青岛日报》评价“(他们)树起了岛城第一面集体无偿献血的大旗”。作为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医生,李鸿波深知血液在救治疑难危急重症患者时无可替代的作用。1994年,他将定期献血写进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刚开始的几年,我每年献血一次,之后每半年献血一次,再后来每季度献血一次,现在每月献血一到两次。”李鸿波介绍,最初几年他都是捐献全血,后来得知血小板在临床救治患者时作用更大,他就从2002年开始捐献机采血小板,并且每次都献两个治疗量(最大捐献量)。同时,作为青岛医务人员万人流动血库的应急在册人员,李鸿波31年来随时等候血站的紧急召唤,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就能献、献就能用”。
31年来,最让李鸿波欣喜的是,无偿献血的同路人越聚越多,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越走越宽。2025年6月8日,李鸿波在市中心血站二楼的机采大厅完成了他第335次无偿献血,至此,他捐献全血6560毫升,捐献血小板625.5个治疗量,继续保持青岛献血总量最高纪录。“我今年已经54岁了,没有‘三高’等慢病,身体各项指标都超过同龄人。法定最高献血年龄是60岁,我的目标就是一直献到60岁。”李鸿波说。
韩珞:女性无偿献血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2022年9月2日是韩珞60岁的生日,那天,她最后一次坐上市中心血站的献血椅,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281次献血。坚持无偿献血22年来,韩珞累计捐献全血3400毫升,捐献血小板420个治疗量,这个青岛女性无偿献血的最高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相比李鸿波在男性无偿献血者中的持续领跑,韩珞是无偿献血的后来者,也是赶超者。韩珞的“
状元之路”始于2000年,当年38岁的她,路过台东献血车时临时决定献血,没想到却被血站工作人员婉拒了。“我当时体重只有89斤,只差1斤没有达到参加无偿献血的‘及格线’。”韩珞说,献血心切的她下车偷偷灌了两瓶矿泉水,体重达标后再次登上献血车,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此后,从捐献全血到捐献血小板,韩珞成了血站的“常客”。她常说,自己的献血之路起步虽晚,但贵在步步“卡点”,此后的13年间,韩珞以坚持每月两次捐献血小板的献血频率,成功超越了很多无偿献血的“前辈”。直到年满60岁的最后一次献血,她还在遗憾,“无偿献血300次”的愿望无法实现。2013年起,她一直蝉联岛城献血“女状元”,她的纪录至今未被打破。虽然60岁是无偿献血的终点,但是志愿服务没有终点。韩珞是2009年青岛市无偿献血红十字总队成立之初的第一批志愿者。那时,她还是交运集团的调度员,一周工作6天,唯一的休息日被韩珞当成了志愿服务时间。2012年退休后,韩珞开启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全天候”模式,外采的爱心献血车几乎成了她的“第二个家”。献血车早上6点多发车,晚上10点多结束工作,韩珞总是不知疲倦地随车服务。13年来,她的累计志愿服务工时达4万余个小时。韩珞因此被誉为青岛的“热血红嫂”。“每一次伸出手臂,都刷新着岛城善意的纪录,没有毫厘报酬,却担起十分责任,为热血事业倾注所有。”2016年,伴随着这份温暖的颁奖词,韩珞站在了“感动青岛”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的舞台上,“热血红嫂”的精神也激励着更多女性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近期,韩珞因为受伤腿脚不便,无法到采血现场为参加无偿献血的爱心人士服务,但她仍然持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组织更多“亲友团”参加无偿献血,继续为自己钟爱的无偿献血事业贡献力量。
王辉:41次闻“铃”而动应急献血
青岛Rh阴性“熊猫血”应急献血者服务队也是“感动青岛”的一个群体。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仅有约千分之三的比例为Rh阴性血,因其占比像大熊猫一样稀少,故而献血者被亲切地称为“熊猫侠”。Rh阴性A型血的王辉是李沧区的一名公务员,他参加无偿献血46次,捐献全血5800毫升,捐献血小板38个治疗量,是青岛“熊猫侠”中的“献血状元”。
“
我是青岛自1994年开展无偿献血后的第一批献血者,连续献血5年后,我的定期献血被叫停了。”王辉说,根据血站工作人员的通知,他的血属于RhD阴性稀有血型,在患者急需用血时按血站通知前往献血才算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1998年,王辉开始了“熊猫侠”的自律生活。为了保证血液质量,他常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运动员的体格标准要求自己,而且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一旦接到血站召唤,无论是深夜凌晨、狂风暴雨还是飞雪漫天,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去献血救人。参加无偿献血31年来,王辉应急献血41次,他的血液救过车祸中肝损伤严重的女孩,也救过罹患重病需要全身换血的婴儿。更多的时候,处于尊重他人隐私的考虑,他从不主动询问用血者的情况。“我知道我的血被用来救治有需要的人,这就足够了。”王辉说。
青岛目前登记在册的“熊猫血”献血者近6000人。由于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适龄健康的献血者人群仅有800余人。受献血间隔期的影响,每次紧急大量用血都是一次“抢救生命时速”的挑战。为了有效确保“熊猫血”患者的用血,市中心血站组建了“青岛熊猫侠联盟”,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用血需求,危急关头总有像王辉这样的“熊猫侠”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我们一家三口都是‘熊猫血’,在我的带动下,我的孩子也成了一名‘熊猫侠’。我们今天挺身而出献血救人,如果有一天我和我的家人需要用血救命,相信也会有人能够为我们挺身而出。”王辉说。
在岛城各个奉献群体当中,都有类似“献血状元”的存在。如大学生群体,就以青春和热血成为稳定岛城血液库存、保障临床用血需求的重要力量。2024年,青岛各高校师生累计参加无偿献血14144人次,献血量达到466.14万毫升。不仅如此,大学生群体还承担着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重任。2013年,青岛市无偿献血高校爱心联盟成立,凝聚了青岛30所高校的志愿服务力量,推动青岛无偿献血事业更好地走进校园。如今,青岛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的43支队伍中,有30支来自驻青高校,拥有大学生志愿者近1200人,每年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时约8000小时。
爱从来都是双向奔赴。无偿献血者用热血守护生命,青岛这座大爱之城也用真诚回馈他们的奉献。近年来,青岛持续释放无偿献血“
四免政策”活力,及时对标山东省无偿献血奖励政策,扩大受益群体范围,并上线电子无偿献血荣誉卡,实现着献血荣誉到城市礼遇的价值转化。截至2025年5月,青岛已有33113人符合“四免政策”条件,其中25549人办理了青岛市无偿献血荣誉卡,可免费游览政府主办的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免费享受每年一次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基本项目健康体检,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免交公立医院普通门诊挂号费等。“四免政策”实施5年来,极大地激励了市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和关爱献血者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
梨园村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志愿者们踊跃参与传递爱心
下一篇:
真情守护生命 践行城投担当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