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大众科普——关于无偿献血的那些事

时间:2025-03-28来源:武汉血液中心作者:武汉血液中心
一.献血制度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救助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的社会公益行为。我国于1998年10月1 日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无偿献血者属于低危献血者,能从源头上提高血液安全性。
二.献血要求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部分)
1. 年龄:18周岁~55周岁;多次献血者可延长至60周岁。
2. 体重:男≥50kg,女≥45kg。
3. 血压:收缩压90mmHg~140mmHg,舒张压在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4. 心率:60~100次/分钟。
5. 献血前血液检测:检查血型、血红蛋白值、转氨酶及乙肝表面抗原。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除满足以上外,还应同时满足:
a) 红细胞比容(HCT):≥0.36
b) 采前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且<450×109/L
c) 预测采后血小板数(PLT):≥100×109/L。
三.自我判断能否献血

  以下情况应该放弃此次献血
1. 年龄、体重不符合要求。
2. 医生诊断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甲减等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慢性疾病。
3. 多个性伴侣、高危性行为。
4. 献血后的24小时内要做高空、潜水作业或重体力劳动。
5. 曾检测乙肝阳性或确诊其他经血传播的传染病。
6. 正在月经期、哺乳期,分娩后不满一年。
以下情况可以到献血现场咨询体检医生
1. 未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或其他疾病。
2. 未经确诊的乙肝或其他经血传播疾病。
3. 有过头晕,未经确诊的贫血。
4. 身体不适的其他情况。
四.献血类型
全血捐献:采集符合健康要求献血者体内规定量的外周静脉血,帮助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
成分献血:是指献血者捐献出自身血液中的某一种成分,其他的血液成分及时还输给献血者的献血行为称成分献血。目前以捐献血小板成分最为多见。
五.献血间隔期
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
成分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
成分献血后与全血间隔:不少于4周;
全血献血后与成分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六.献血无损健康
1. 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到全身总血量的5%~10%,献血量是安全的。
2. 成人体内约有800-1000毫升左右的“应急血液”,200-400毫升献血在人体承受能力上是安全的。
3. 献血后全身“体液”会自动调节,人体会激活造血功能,在恢复能力上是安全的。
七.献血前须知
1. 献血前一天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空腹参加献血,可正常用餐;献血前不要喝酒,不要吃脂肪含量高的食品。
2. 使用手机微信或支付宝扫描献血登记二维码,自助填写个人信息,打印献血登记表。
八.献血过程

  全血捐献:
1. 填表。
2. 体检。询问病史,测血压、心率等。
3. 检验:采集手指血,检查血型、血红蛋白值、转氨酶及乙肝表面抗原等,确认献血量200、300或400毫升。
4. 献血。采血护士选择合适的手臂血管采集静脉血,血量200、300或400毫升
5. 休息。献血后休息10分钟,确保没有不良反应后再行离开。
6. 领证。领《无偿献血证》及献血纪念品。

  成分献血:
1. 填表。
2. 体检。询问病史,测血压、心率等。
3. 检验。采集静脉血,检查血型、血常规、转氨酶等。
4. 献血。时间1-2小时,根据献血者意愿及化验结果捐献1、1.5或者2治疗剂量血小板。
5. 休息。献血后休息10分钟,确保没有不良反应后再行离开。
九. 献血后须知
1. 献血完毕,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
2. 40分钟后,除去止血的弹力绷带,4-6小时后除去止血敷贴。
3. 24小时内,保持针眼的干燥清洁,献血的手臂不要提重物;1-2天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4. 如果针眼处发生青紫,可以选择冷敷,并在献血48小时后热敷。
5. 多补充水分,正常饮食,或适当补充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瘦肉、鸡蛋等),切勿暴食。
6. 捐献的血液会经过国家规定要求的传染性指标检查和专业处理,检测合格的血液会用于病人的输血救治。
十.无偿献血为何用血又有费用
  一袋珍贵的血液是无价的,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会经过采集、检验、质量控制、储存、运输等过程,每一步都有成本。
  直接成本:检验试剂;血液包装袋;消毒防护材料;细菌灭活材料;给无偿献血者提供纪念品或牛奶等食品;
  间接成本:血液冷藏保存相关的水电支出;血液检测设备购置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