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从捐献到发往临床,一袋爱心血液会有怎样的旅程? ——“包头市中心血站开放日”纪实

时间:2025-03-05来源:包头市中心血站作者:包头市中心血站

       为了激发更多市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提升公众对于无偿献血流程及血液安全性的认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爱心传递与公益事业的发展。2025年2月28日,包头市慈善总会义工部的义工们走进包头市中心血站,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血站开放日活动。在血液保障科恩晓刚科长的带领下,义工们实地探访了血液从采集到发放的全流程,并参与了无偿献血志愿培训。这场活动不仅揭开了血站工作的“神秘面纱”,更让市民深刻认识到每一袋安全血液背后的科学与责任。  
第一站:检验科——严把安全关,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为血液“体检”
        活动伊始,恩晓刚科长带领义工们来到检验科。这里是血液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所有采集的血液都要经过严格检测。恩科长介绍,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一般由全自动酶免仪、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标本转移系统、标本冷藏库组成。该仪器可用于血型、ALT、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项目的检测,确保每一袋血液符合国家标准。“过去市民常问‘血液安全如何保障?’今天大家看到这些精密仪器和标准化流程,就能明白我们的工作有多严谨。”恩科长表示,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会被立即销毁,只有通过初检和复检的血液才能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站:成分科——分离“生命元素”,让血液物尽其用 
       在成分科,义工们目睹了血液制备的神奇过程。恩科长介绍道:“全血会被分离成红细胞、血浆等成分,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临床需求。”“原来一袋血能拯救多个生命!”义工们纷纷感叹道。
第三站:供血科——生命的“中转站”,精准对接临床需求 
        最后一站是储存血液的供血科。这里储存着经过严格检测合格的血液,分别存放于专用的冷藏与冷冻环境中,确保保存条件符合标准。恩科长强调:“供血科是血液的‘终点站’,也是医院的‘起点站’。”血站通过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库存,确保血液按需调配至包头市28家医疗机构,保证临床用血。 
第四站:志愿培训——解读无偿献血服务核心 
        活动尾声,血液保障科金昌大夫为义工们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志愿培训。他从四大板块展开: 
1.志愿服务的定义与意义:强调无偿献血是“生命的接力”,志愿者需传递科学理念,消除公众误解。 
2. 服务内容与范围:包括宣传动员、现场引导、心理疏导等,尤其需关注首次献血者的紧张情绪。 
3. 常见疑问解答:如“献血是否影响健康?”“献血间隔期规定”等,结合医学数据破除谣言。 
4. 政策支持与激励:介绍献血者优先用血、本人及直系亲属免费用血、“三免卡”等政策,鼓励更多人加入爱心行列。 
义工声音:从“未知”到“信任”,血站开放日架起沟通桥梁 
       “以前觉得献血就是扎一针,今天才知道背后有这么多科技和人力投入!”义工们感慨。许多参与者表示,未来不仅要自己献血,还要动员亲友加入,并积极宣传无偿献血。
 
         包头市中心血站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开放、透明”为原则,通过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市民零距离感受采供血工作的严谨与温情。目前,血站日均需保障数百袋血液供应,市民的主动挽袖至关重要。在此呼吁大家:期待更多市民成为无偿献血的参与者、宣传者,共同守护鹿城的生命防线!
        包头市中心血站将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五固定设为“血站开放日”,旨在进一步加深公众对无偿献血事业的理解与支持。我们诚挚邀请各单位及爱心团体通过组织参观、文明实践或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到开放日中,血站都将全力配合并提供详细的科普知识讲解、互动体验环节以及专业培训机会,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获得丰富而有意义的体验。让我们携手并进,为构建更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