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专题】无偿献血进校园——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23-12-05来源:扬州市中心血站作者:周沁园 朱姝
         霜降已过,天气转凉,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却被无偿献血的场景温暖着。10月25日,扬州市中心血站联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学生们为同一个目的,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 
        “同学们排好队,我们先验一下血型,再去大巴车上抽血。”
        “你回去之后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吃辛辣食物……”
        中午11点半左右,刚吃完午饭的学生便来到献血车前排起了长队,填表格、测血压、登录信息、抽血化验……献血现场,井然有序。
       “这是我第一次献血,以前没尝试过,今天尝试一下!”“以前也想过献血,但是没满18周岁,一个人也有点害怕,这次正好学校组织,就和同学们一起都来了!”记者采访发现,献血队伍中,除了初次上阵的“新兵”,还有多次参与献血的“老将”。
         “上次献血时间是什么时候?”“9月27号。”“今天正好28天啊。”“对,正好献一次血小板。”李长旭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这是他第九次参与无偿献血。
        “为他人着想 捐献热血 分享生命”——这是学校宣传无偿献血展板上的一句口号,但对李长旭来说,却是深刻的人生感悟。
         多年前,李长旭的爷爷在砖窑厂里工作时突发意外,生命垂危。在医院抢救时,又遇上用血库存告急。关键时刻,是两名陌生的好心人响应号召无偿献血,才挽救了爷爷的性命,从此,“参与无偿献血,帮助更多人”的想法,便深深地埋在了李长旭的内心深处。
        2020年9月30日,是高二学生李长旭18周岁的生日。中午午休,李长旭迫不及待地和另外一名同学一起前往献血小屋,进行了人生中第一次献血——全血200毫升。
2021年、2022年、2023年……此后3年的时间,李长旭保持着每年一次的全血献血记录,献血量也从200毫升/次增加为400毫升/次。
          2023年6月,李长旭转换了“业务方向”,改献血小板,成为一名无偿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当时去献血,工作人员说血小板挺紧缺的,一检查发现,血小板数量很好,也没什么,那就献血小板吧。”而让李长旭有点“惊喜”的是,两次全血的捐献间隔需要6个月,而两次血小板的捐献间隔只有14天。此后,定期捐献血小板变成了他生活中雷打不动的习惯。在李长旭的献血记录里,记者发现,从6月到9月,李长旭就已接连进行了4次血小板捐献。
        “献血可以挽救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能够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觉得很幸福。”李长旭说,他一想到自己的血液能帮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便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前期,我们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广播、板报等宣传手段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普及献血常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为未来进入社会做准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林昕介绍,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无偿献血的意义和作用,10月19日下午,扬州市中心血站还特地进校园,进行了无偿献血知识的科普。
据统计,此次献血活动共有232人参与献血,其中223人捐献全血 76500毫升,9人捐献血小板17个治疗量。
        “从献血车开到学校来,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献血,学校还组织了志愿者协助维持现场秩序。”作为此次献血活动的现场负责人,扬州市中心血站团采组主管刘春雨表示,要感谢每一位献血者,“他们捐献热血、挽救生命,每一位献血者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