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搜索
加入协会
会员登录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无偿献血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分支机构活动
全年活动预告
首页
关于协会
党建工作
理事长致辞
协会介绍
机构设置
自律维权
总结计划
大事记
协会荣誉
栏目责任人
协会活动
协会公文
协会新闻
会员新闻
中国输血协会推荐
国内外动态
我要投稿
协会微信工作群目录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和地方规章文件
标准
团体标准
境外标准和指南
光荣榜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协会和会员荣誉
专业活动
分支机构活动
日历表
血液科普
专家共识
输血医学与技术
论文投稿
职业发展
在线教育
向专家提问
招贤榜
专业期刊
文章书籍
会员专区
会员登录
加入协会
会员学习
首页
>
协会活动
>
会员新闻
>
无偿献血
红动淄博 爱满齐地 ——写在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
时间:
2023-06-21
来源:
淄博市中心血站
作者:
淄博市中心血站
22处爱心献血屋,30分钟献血圈。
108万余人次市民参与无偿献血,献血总量380吨。
连续13次荣获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淄博无偿献血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捐献血液 分享生命”。在6月14日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写了3位名不见经传的爱心市民,他们在无偿献血的路上,堪称“献血英雄”,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他们,淄博才会爱满齐国,红动全城。
献血达人很低调
在无偿献血大军中,在守护生命的战场上,医护人员永不缺席。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市医护人员无偿献血是普通人的4倍,占比非常高。而淄博市连续13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在这种崇高的荣誉里,包含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医者仁心,热血担当。
在张店区人民医院,有一位献血达人王雪春,她是消化内科护士长,也是医院第二党支部的书记。她不仅自己献血,还带动同事积极献血,成为广大医护人员爱心传递“医”不容辞的一个缩影。
6月7日,记者在张店区人民医院住院部3楼护士站见到了王雪春,她正在神情专注地与一位患者通电话,用手示意记者等一下。挂断电话匆匆忙忙与记者进行了简短交流。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许多同志都比我做得好,还是写写别人吧!”王雪春一再拒绝,听说不止写她一名医护工作者献血事迹后,才勉强答应接受采访。
从她的手机小程序里,记者看到无偿献血的全部记录,自从1997年11月28日献全血至今捐献血小板,献血次数越来越密集。全血13次,机采血小板24次,献血总量达 13500 毫升,并荣获2020-2021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第一次献血是医院组织的,说实话,当时有点小紧张,填表、测血压、化验等等。而献血之后,并没有不适的感觉,反而觉得很轻松。”王雪春说,因为有第一次,自己又是医护人员,对血液治病救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开始了不间断的献血历程。2011年3月份,王雪春非常荣幸地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管理中心的一名成员,有了为更多人捐献骨髓的机会。
在奉献爱心的路上,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竟然使用了一次特权,才能把爱心坚持到底。王雪春说:“去年3月16日,我在上班期间,突然接到市中心血站机采科的电话,问我有时间来献血小板吗?当时因为封城,好多能献血者都出不来,医院急需B型血小板。我马上和同事交接好工作,开车来到血站捐献了2个单位的血小板,又匆勿忙忙赶回单位。这是我首次使用医护人员的特权,记忆犹新。”
在王雪春的影响下,许多同事加入倒献血队伍中。同事马婧瑶说:“护士长献血可积极了,简直可以用雷打不动来形容。我就是受她的带动,才去献血的,本来在学校时献过血,参加工作后就放下了,直到看到护士长那么拼,我就跟了。”
记者从马婧瑶手机上看到,从2011年开始,她的无偿献血也达到了24次,献血总量9100毫升。
为了方便“约献”,王雪春还专门建了一个无偿献血6人群,有彩超室的副主任刘士谦、后勤办公室的张煜成、同科护士马婧瑶、心血管内科护士长胡亚楠等。
他们就是这样一介低调而又充满爱心的群体,都在为无偿献血事业默默地贡献着医者的一臂之力。
爱心企业掌门刘先生
在献血英雄谱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千千万万个爱心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掌门人有良知、有爱心、有公德、讲诚信,具有社会责任感,所以他们带出了一个爱心团队。在血库告急时刻,在重大灾难面前,在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撸起袖子,化解危机。
刘栋就是一个爱心企业掌门人的典型代表,52岁他,现任水发润东(山东)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初识刘栋,是在去年中秋节。当日上午11点20分,桓台银座献血屋工作人员正准备轮流去吃午饭时,两份热气腾腾的水饺和一份月饼摆到了他们面前。刘栋放下东西后说:“你们辛苦了,还有两份水饺和月饼,我趁热送到信誉楼献血屋。”说完,便匆匆离去。小小善举温暖了献血屋工作人员的心。
刘栋从2001年开始献血,20余年无偿献192次,献血量高达95800毫升。由于长期献血,他非常理解工作人员的辛苦,即使节假日也不能休息,依然坚守在一线。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水饺,在重要节日,他就想起了坚守在一线的献血工作人员,专门安排人员多包几份,把温暖献给那些不能团圆献血一线职工。
今年2月17日,他又组织公司职工36人,集体献血14300毫升,用实际行动践行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让寒冷的冬季变得温暖情浓。
刘栋的事迹报道后,我们有缘成为朋友,了解到他更多的感人故事。
刘栋曾是宝贝回家志愿者,为一个失散40年孩子找到家。现在,他正在资助两名在校高中生。
2015年,刘栋看到倪萍在中央电视台主持《等着我》节目时,目睹很多寻亲人为了寻找自己的亲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和伤害,感触非常深刻,决定成为宝贝回家的一名志愿者。
次年,刘栋从网上《桓台贴吧》看到一个寻亲的贴子:寻找自己1976年被抱养的女儿。刘栋查看相关资料后,暗下决心,一定帮助这名素不相识的寻亲者找到女儿。他迅速联系到相关的志愿者,人传人,人托人,爱心行动一圈一圈向外扩散。也许是天意,一周左右就找到了那个女孩子,此时已是时隔40年,当年那个被抱养的小女孩已经40岁了。刘栋和寻亲家人开车去了滨州相认,当时在场的人看到亲人相认时,无不热泪盈眶。
“我觉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相互帮助,当我看到有不幸或者困难的人特别想去全力支持,如果有能力,可以去关心和帮助更多需要关爱的人,不求回报,不求名利,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去做一个爱的使者,让世界充满爱”。刘栋说,当做完一件善事时,心里感到特别舒畅。
三年疫情,刘栋带领企业全体职工向镇政府及居住社区捐款捐物,每年定期向村里困难家庭和孤寡老人捐款捐物。他做了很多事,很多人也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姓刘,宣传报道中被称为“刘先生”。
这对夫妻诠释另一种爱
在无偿献血的人群中,有“生日献”、“兄弟献”“结婚献”等等方式,而“夫妻献”也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不管是夫唱夫随,还是别样浪漫,他们都在诠释了另一种高尚的爱。
在高青县有一对献血夫妻李庆鑫和高培培,只要市中心血站一个电话,他们便不远百里,驱车赶到血站机采成分室,从不失约。如今,高培培已经机采5次,而李庆鑫则是一位“献血老兵”,献血100余次。
“第一次献血是在潍坊,那是2004年的一个秋天,我到潍坊出差,看到街头有辆献血车就走了上去。”李庆鑫说,当时在潍坊业务,经常去,第二年我又献了一次全血。
当李庆鑫第二次献血后,恰逢父亲生病做手术,急需用血,手术输血非常顺利。术后,李庆鑫到潍坊市报销了输血费。通过这件事,李庆鑫得出一个结论:“无偿献血是帮助别人,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当时李庆鑫正巧在重庆,他当机立断,5月12日晚上,迅速在互联网《天涯论坛》发贴号召,组织一支救援志愿队。很快,山东、甘肃、深圳等全国各地云集响应,一支30余人的救援志愿队组建完成,李庆鑫自任队长。他自豪地说:“5月14日,我们就赶到了与汶川县相邻的彭州市龙门山镇,迅速展开救援。”
救援工作结束后,当年6月份,李庆鑫再次无偿献血,内心祈祷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2012年,李庆鑫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工作,不管走到哪里,他就把鲜血献到哪里。在六盘水市中心血站,李庆鑫第一次开始机采成分血。这年春天,在一次团建出游活动过程中,他意外接到血站电话,有病人大出血,急需A型血血小板,他从郊游地打的返回市区,出租车司机联系交警,一路闯红灯到血站,出租车司机拒收车费,双方都被对方的行为所感动。
2013年,李庆鑫回到家乡工作,依然坚持无偿献血,每次都是妻子陪他到淄博市中心血站献血。次年7月份,才42天的二女儿,就有了跟着父母去献血的经历。
2018年,李庆鑫的父亲病重住院,三个月时间,基本依靠输血维持生命,共计输血6000毫升,输血费高达一万余无,由淄博市中心血站全额报销。李庆鑫感叹:“无私的付出,不奢求回报,可是回报还是来了。”
“全国无偿献血银奖”“全国无偿献血金奖” 李庆鑫说:“这些荣誉都比不过妻子陪我献血,和我一起去献血来得更幸福。”
高培培则说:“如果不是我的身体状态不佳,我会提前几年和他一起献血。今后,我们会一路同行,携手献爱心。”
一次次的暖心义举,见证着爱的传递,就像血液一样循环永续。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才让淄博这座城市文明的脉搏跳动得更加强劲有力。
感恩有您!致敬献血英雄!
上一篇:
“献血,献出爱心!挽袖,挽救生命!” | 热血代言人
下一篇:
安徽宏源铁塔有限公司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返回
欢迎登录
使用会员帐号登录
看不清?
点击更换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加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