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宁波献血这十年

时间:2022-10-19来源:宁波市中心血站作者:宁波市中心血站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支持与参与下, 宁波市无偿献血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2012-2021年,我市献血人次和献血量逐年递增,全市献血总人次从2012年的7.5万提升到2021年的10.6万,增长了41.3%;无偿捐献全血总量从2012年的20815.2升提升到2021年的30137.6升,增长44.8%;机采血小板从2012年的5964.2治疗单位提升到2021年的16178.5治疗单位,增长171.3%。十年来,全市累计参加无偿献血88.6万人次,捐献血液264765.1升用于临床救治,让数以万计的患者重获健康与新生。
       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献血法”和省、市“实施办法及条例”,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开展公职人员“心系群众、血浓情深”、医务人员“护卫生命、天使血缘”、高校学生“骄子情怀、热血青春”等无偿献血品牌活动,成立宁波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及应急献血志愿团队,营造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献血氛围。2012年开始,宁波市启动献血屋建设布点,迄今,我市已建立覆盖全市各区县市的献血屋。为适应疫情新常态,我市创新街头血液采集模式,提高街头献血率,逐步形成“以献血屋采集为基础,以定时定点停车采集为补充,以团体采集为应急”的全血采集新模式。
        2015年11月5日,宁波市中心血站新址正式启用,由之前3000余M2增加到13637 M2,工作环境极大改善,成为集血液采集制备、集中化检测、储存供应、质量监控、血液科研教学、临床输血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血站,开启我市献血工作新的里程。
       十年来,血液安全保障不断巩固。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改进采供血服务质量。为了减少临床输注血液发生反应的几率,确保患者输血安全,2016年,率先在省内开展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并在全省实现临床应用推广,目前滤白制备率达到99.8%。率先在全省启用血液运输控制系统,对血液冷链运输温度实施全程监控,实现血液运输冷链监测预警,保障了血液运输中的安全和质量。在全省率先实现血液核酸检测和血液成分制备的自动化信息化,建立起全市联网的临床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血液质量安全与资源优化保障水平。
       十年来,自体输血工作不断攀高。2012年-2021年,我市累计开展自体输血11.5万例, 回输血量4.7万升,自体输血率达15.5%,发表自体输血学术论文4篇,参编《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输血与血液保护》、《血液保护学》、《产科输血学》、《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2017年)》等5部专著,我市自体输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十年来,人文关怀举措不断优化。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无偿献血者关爱激励制度》,定期慰问褒扬固定献血者,落实对荣获国家荣誉的献血者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免费游览景区和免门诊诊查费的“三免”政策。2021年以来,我市进行“三免”智能化升级。全市215家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无偿献血荣誉证获得者智能直免门诊诊查费,在全省率先应用浙里办APP中的“献血优享”码扫码享受“三免”政策,并全面推行电子无偿献血证,有力提升献血者的荣誉感、获得感。在全省率先实施免费用血网络直报系统,建立献血者用血“一站式”报销模式,2012-2021年,为11769人次减免临床用血费用共计931.1万元。实现无偿献血线上纪念品发放服务模式,不但增加了献血者献血纪念品的选择范围,还解决了纪念品携带不便的问题,让献血服务年轻化、时尚化。
       十年来,输血学科建设不断深化。加强输血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目前输血学科有博士1人、硕士15人、省医坛新秀1人、市第二层次人才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为促进临床血小板应用,提高血小板输注效率,在全省血站系统率先开展血小板基因库建设,为临床患者输注基因配型血小板百余次,提供安全精准高效的优质服务。十年来成功立项省市各类基金项目19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7篇,输血医学学科被列为宁波市第四批重点扶植学科建设计划,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十年来,无偿献血宣传不断拓展。建立“宁波献血”官方微信及视频号、抖音号,建立并开放宁波市无偿献血科普教育基地;推出宁波市无偿献血吉祥物“小血球”,开展“热血跑”、“世界献血者日主题灯光秀”等大型宣传活动,拍摄《父女情深》和《分享生命》微电影,出版《热血无价·宁波红色力量献血队采访录》专著,在全市献血屋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和留样,总计留样287人,多方位传播献血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进行无偿献血科普宣传。
        迄今,宁波市连续九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连续八次荣获“浙江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为健康宁波和公众平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