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献血:为爱伸手

时间:2025-08-05来源:廊坊市中心血站作者:廊坊市中心血站

        在生活中,总有一群人,在你目光不及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虽平凡,却不普通,他们凝聚起厚重的温情,用恒心奉献热血,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为众多生命奇迹续写篇章。
       晨曦漫过固安献血屋的玻璃窗,在“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的标语上洇开一片温柔的光晕。第三次推开这扇门,张亮的视线自然地看向那行字,嘴角漾开的笑意里,藏着与这里重逢的熟稔。“还是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护士递来登记表的手带着暖意,笔尖划过纸面的声响,和前两次一样轻快。他低头填表时,指腹摩挲着纸张的纹路,忽然想起上次收到的短信,那句“您的血液已用于临床,感谢您的无私奉献!”,此刻仍在心头泛着暖。鲜红的血液顺着透明管路缓缓流动,在晨光里折射出细碎的光。这场景他不陌生,却每次都生出新的触动,原来平凡的举动,真能成为别人生命里的光。攥着新的献血证出门时,风卷着槐花香掠过肩头。张亮抬头看了看天,脚步里带着轻快的笃定。他知道,这不是结束,就像前两次离开时想的那样,只要这扇门还开着,这份与生命的约定,就会一直续下去。
       蝉鸣揉进蒸腾的暑气,阳光泼洒如熔金,万物在热浪中舒展。7月24日,赵亮再次走进献血屋,袖口轻卷间,是二十二年未曾中断的约定。身为霸州王庄子镇政府职员,赵大哥工作认真严谨,这份态度也刻进了公益轨迹。坚持无偿献血多年,每次都严格遵守献血前的各项注意事项,用行动诠释着公益中的认真。“最早是单位组织献血,想着能帮人就去了。后来知道献成分血间隔短,能多帮几个,就一直坚持到现在。”他笑着说,眼角纹路盛着暖意。从青年到中年,手臂上新旧相叠的针孔,成了时光镀上的勋章。他总想让这份爱心传递得更远,便加入了献血志愿服务队。如今身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霸州分队副队长的他,常站在宣传台前,把这份温暖讲给更多人听,也结识了许多同道者。晚风掠过街角,携来寻常热意。这份坚持从不喧哗,却如大地般沉静有力,温柔托举着一个又一个被需要的明天。
       阳光像一层温润的金纱轻轻覆盖大地,风里带着桂树初绽的淡香,蝉鸣染上了几分慵懒的暖意。23岁的田益源正用一份滚烫的"生日礼",续写着与善意的温暖约定。他熟练地卷起袖子,手臂上淡青色血管旁,几个浅浅的针眼印记若隐若现,那是四年来七次献血刻下的勋章。从19岁第一次在献血屋紧张地攥紧拳头,到如今坦然伸出手臂,2200毫升的累计献血量,早已让这份坚持成为习惯。他说:"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礼物比用自己的血液帮助他人更有意义。"接过崭新的红色献血证时,阳光恰好落在他含笑的眉眼上。对田益源而言,成长从不是年龄的数字游戏,而是把社会责任装进心里的重量。这个生日,他用热血为生命续航,以善意丈量成长的刻度,让23岁的青春在奉献里,绽放出比阳光更动人的光芒。
       七月的风裹挟着夏的热忱,于时光里寻觅诗行,看梦想与繁花共舞,绽放璀璨光芒。市中心血站机采大厅,80后徐利利正挽起衣袖,在朋友陪伴下开启第四次献血之旅。浅夏五月的记忆仍清晰如昨日,那日午后阳光漫过窗棂,朋友一句“献血能挽救生命”,让她当即决定同行。初次坐在采血椅上,鲜红的血液顺着导管静静流淌,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悄然漫过心头。后来她才懂,那份莫名的快乐,原是源自助人的温暖。这份感动成了她坚持的理由,如今她已累计捐献4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血液无声,却奔涌着最炽热的善意;针管纤细,却串联起最深的牵挂。风掠过树梢时,徐利利走出血站,衣角拂过路边夏花。七月的风里,岁月的诗行仍在续写,那是生命与生命交织的暖色,在时光里永远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