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你还敢输血吗?

时间:2018-01-05来源:输血协会作者:输血资讯


 
        很多年老体弱的患者经常希望到医院去输血增强抵抗能力,但是你知道输血的风险吗?
        近日有新闻报道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毛毛在正规医院做手术输血后,被感染艾滋病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持续关注。
事件真相还原

        2010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毛毛到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福建协和医院)住院医治,手术成功,恢复不错。然而,2014年9月,毛毛再次入院检查,被查出感染艾滋病毒。经检查,她的父母都没有感染艾滋。福建协和医院医患纠纷调解中心一名姓梁的工作人员表示,医院用血是福建省血液中心提供的,用血检测标准是符合国家要求的。
        卫计委调查组通过追踪8位毛毛所输血液的献血者的关情况,经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排查,最终确认原HIV抗体检测阴性的陈姓献血者,本次检测HIV抗体为阳性。该陈姓献血者曾于2010年3月31日参加无偿献血,当时血液检测结果合格。此后该陈姓献血者未再有过献血,在本次调查前并不知晓自身已感染了HIV,被检测出艾滋病的陈姓献血者,当时献血的血液除输注给毛毛外,还输注给其他2个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12日回应称,关于最近媒体报道的福建小女孩,可能因为手术过程输血造成感染艾滋病。这件事对这个小孩儿和家庭来说是灾难性的事件。
毛群安指出,对于此事福建还在进行积极的调查处理。这件事情有几点提示:
一、临床用血有风险。我们要求在临床上应该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同时要求血液的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由于输血带来的感染疾病的风险。
二、根据现在福建调查的情况来看,她是在窗口期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就提出来一个问题,就是窗口期怎样降低感染的风险?应该说输血窗口期感染还确实是一个难题。国内国际都非常关注,虽然说它发生的几率很低,但是这个风险又的的确确的存在,国内外都有这方面的报道。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都明白了:

        1、福建小女孩的确是因为在医院输血感染的艾滋病。
        2、医院用血是福建省血液中心提供的,用血检测标准是符合国家要求的。
        3、输给小女孩的血液之所以没被查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供血者存在艾滋病毒感染窗口期。
        那么问题来了,卫计委如何能保证老百姓以后的输血安全?我们还敢在医院输血吗?我们自己以后需要输血怎么办?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下献血的基本常识。
一、病毒感染窗口期是什么?

        在回答能不能输血之前需要先科普下病毒感染窗口期的知识。窗口期指的是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间的这段时期。当献血者感染病毒而尚未发病、处于潜伏期时,血液中已有病毒血症但无症状和抗体产生,在输血检查中便难以发现,但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艾滋病窗口期为14至21天。除了艾滋病毒,输血有可能传染的其他已知疾病如乙肝、丙肝、梅毒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窗口期是世界难题,检测不出来,但是会感染的。
二、如何应对窗口期问题

        采用新技术缩短窗口期的时间:目前我国血站系统检测的方法是只对艾滋病毒进行病毒抗体和抗原/抗体检测,没有开展病毒核酸检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长尚红表示,该研究所人员曾经针对98例新发艾滋病毒急性感染人员的检测中发现,有20名感染者进行抗体和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而进行核酸检测呈阳性。这类处于艾滋病毒感染“窗口期”的人员一旦参与无偿献血,由于现行检测技术无法查出,就极可能造成使用其血液制品的人感染艾滋病毒。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在2015年要基本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使艾滋病窗口期缩短,降低因输血感染疾病的风险。中国科研人员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如何减少窗口期感染风险,研发了通过核酸检测的方法来缩短窗口期,降低包括艾滋病、肝炎等通过输血感染疾病的风险,近年来一直在进行试点推广。根据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的安排,今年内要基本实现全国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这意味着,按照过去传统的方法可能20天内检测不到的艾滋病病毒,在采用核酸检测办法后,可能10天之后就能够检测到,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从源头献血者抓起

        更为严谨、透明的献血制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完善,但作为普通民众能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增强献血安全意识。安全血液来源应该是以利他主义为动机,且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献血者。不要为了检测而献血,有高危性行为者主动放弃献血,这既是对病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良心和道德负责。
        1998年,法国通过法规,进一步强化输血安全问题。法案规定,法国血液中心为保证良好的输血条件,负责推广献血安全宣传,普及输血科技知识,促进研究工作,掌握稀有血型的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资料安全。同时,必须保证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卫生安全,防止献血者在体检中隐瞒病史。全国18个血液分中心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技术监督,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血液中心的医生对每一个献血者认真进行咨询。医生有单间,为了保护献血者的隐私。一对一的交谈、咨询,了解献血者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疾病史等,可排除大多数的高危献血者如同性恋者、吸毒者、多性伴侣者、潜在疾病者等献血,献血者的资料一概保密。然后进行体检。通过层层把关,最大可能的保证血源源头的安全系数。法国普通人对血液制品的疾病传播了解也很深入,能充分认识献血安全的重要性,所以,身体携带病毒和患有血液疾病者会避免献血,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遗患他人。
四、增加检测次数,越过窗口期

        为了公共安全,我们是否增加献血体检次数,在献血者可能的窗口期后再查一次病毒抗体?小编几年前参加过无偿献血,在进行过一次例行抽血体检合格后顺利献血成功。出于医生的职业习惯,当时心里曾经嘀咕:要是我这时候再检查发现问题怎么办?据说在德国,他们献血的人员是固定的,有每个人的档案体系,每个人献血后,这次的血液是保存起来的,必须在三个月之后献血者再次体检合格,上次保留的血液才能够投入生产,没有体检的和体检不合格的血液一律销毁。不管网传的德国献血机制是否属实,但建立献血人员档案和献血后三个月再次体检还是比较靠谱的事情。
五、建立自体备血储备。

        目前献血前只需要检测甲肝、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几个病毒抗体,理论上讲可能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也能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疾病存在,虽然这个概率非常非常低。要想保证最大化的输血安全,可以自己备血储备。人备血储备完全是人性合理的设计,对于长期献血的公民和一些对于自己安全保障要求高的市民,提供给他们个人建立自我储备,就是作为献血者,你献的鲜血,血库单独进行处理保存,以1000ml为限,为你本人保存。以备你的需要,半年后再交血液制品工厂处理,每个人可以保证自己有安全的血液制品保障。
六、输血还是相对安全的

        看了这么多其实大家也不要恐慌,其实输血还是相对安全的。1998年10月1日我国《献血法》生效,建立了无偿献血制度,血液的采集、检测、制备过程已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用血安全。因此,不必放大“输血染艾滋”的医疗风险。全国每年输血的患者不计其数,但是真正由于通过正规途径输血感染的是凤毛麟角,就好像是马航失事一样,是低概率事件,也不能因噎废食。但是要严格掌握输血指证,需要输血时才输血。今天在这里的目的只是给大家普及下献血常识,同时希望以后能进一步改善献血的安全性,最大化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咨询,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的公开信息,版权归属于著作权人。本平台所发布的咨询均用于免费的交流与学习,非商业用途。我们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如著作权人对本平台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涉及权利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